[实用新型]三介质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5400.6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1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星;姜思航;王宝龙;李先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9/02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青盛;魏雪梅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管 管程 扁管 换热管 介质通道 高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 第二管 竖隔板 分隔 连通 介质换热器 依次设置 直接换热 换热器 换热 贴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领域,提供了一种三介质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两个集流管以及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沿集流管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换热管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第三介质通道;其中一个集流管内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竖隔板,以将集流管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管程和第二管程;另一个集流管内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竖隔板,以将集流管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三管程和第四管程;每个换热管包括上扁管以及贴覆在上扁管底面的下扁管;上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程和第三管程连通、以形成第一介质通道;下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程和第四管程连通、以形成第二介质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三种介质中任意两种介质的直接换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介质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冶金、制冷、核能等工业领域。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多种介质参与换热,如双热源热泵、空调排风热回收系统、用于数据中心冷却的热管热泵复合空调等。
现有的三介质换热器通常为套管式结构,其主要包括第一介质进口管、第一介质出口管、第二介质进口管、第二介质出口管、内管以及套设在内管外侧的外管,内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介质进口管和第一介质出口管连通,外管与内管之间的流道与所述第二介质进口管和第二介质出口管连通。由于内管被第二介质包围,因此流经内管的第一介质无法与外管外部的流体直接进行换热,因此这种换热器只能实现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第二介质与外管外部流体之间的直接换热,而无法实现第一介质与外管外部流体的直接高效换热,进而导致传热效率低、适用范围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适用范围广的三介质换热器,实现三种介质中任意两种介质的直接换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介质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两个集流管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集流管之间的多个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沿所述集流管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换热管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第三介质通道;其中一个所述集流管内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竖隔板,所述第一竖隔板将所述集流管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管程和第二管程;另一个所述集流管内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竖隔板,所述第二竖隔板将所述集流管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三管程和第四管程;每个所述换热管包括上扁管以及贴覆在所述上扁管底面的下扁管;所述上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程和所述第三管程连通、以形成第一介质通道;所述下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程和所述第四管程连通、以形成第二介质通道;所述集流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连通的第一介质进、出口以及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连通的第二介质进、出口。
其中,所述第二管程、所述第一管程、所述第三管程和所述第四管程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管程、所述第一管程、所述第四管程和所述第三管程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所述第三介质通道内设有翅片。
其中,所述翅片的纵向截面形状呈锯齿形。
其中,所述集流管为椭圆柱,所述椭圆柱的长轴与所述上扁管和所述下扁管的宽度方向平行,且所述上扁管的宽度和所述下扁管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椭圆柱的长轴长度。
其中,同一个所述换热管的所述上扁管与所述下扁管一体成型或焊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管程内设有N个第一横隔板,N个所述第一横隔板沿所述第一管程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以将所述第一管程由上至下分隔成N+1个第一子管程;所述第三管程内设有N-1个第三横隔板,N-1个所述第三横隔板沿所述第三管程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以将所述第三管程由上至下分隔成N个第三子管程;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管程通过与其连通的所述上扁管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子管程连通;其中,N≥1;所述第一介质进口与位于所述第一管程最下方的所述第一子管程连通,所述第一介质出口与位于所述第一管程最上方的所述第一子管程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5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