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纳维码的读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4615.6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2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陈远;宋瑱;陈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锐慧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算单元 电控连接 数据信息 转换单元 数据信号 终端设备 读取 控制单元输出 本实用新型 解码 光电转换 数据传输 信息发送 保存 读码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纳维码的读码系统,其可以实现纳维码的读取;其包括控制单元、运算单元、转换单元、USB接口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保存;所述运算单元,电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转换单元之间,用于将所述控制单元保存的数据信息完成光电转换,将数据信息变化成对应的数据信号;所述转换单元,与所述运算单元电控连接,用于将所述运算单元输出的数据信号完成解码,并实现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所述USB接口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控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维码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纳维码的读码系统。
背景技术
纳维码技术是融合了纳米材料技术、光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新一代数字标识技术,其是通过将数据承载在纳米微晶材料,在物体表面形成融合性标记,再通过特殊光学手段进行数据的快速识别;简单说就是一改过去条码和二维码的编码与印刷方式,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纳米墨水代替普通印刷材料,把平面的印刷点变成立体发光点,通过光学编码进行数据承载,并使用特殊光学手段进行快速识别。
与传统编码相比,用新型材料打印出的纳维码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它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几乎看不见,最小能够达到2—3毫米,不影响物体本身组织结构。其次它性质稳定,光学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纳维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至少100年不会灭失,可以经受包括高温、流水、切割、打磨、焊接等各种环境的考验,最重要的是安全,目前来说光子的排列组合是不可复制的,相当于一个物体只会有唯一一个身份证,纳维码这些特性满足了工业级别物联网应用在生产、流通、储存与成本控制等环节对感知技术的多方面需求。
而由于纳维码由纳米材料制成,肉眼无法看到,目前只能通过专用扫描设备进行扫描识别,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纳维码的读码系统用于纳维码的读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纳维码的读码系统,其可以实现纳维码的读取。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用于纳维码的读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单元、运算单元、转换单元、USB接口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保存;
所述运算单元,电控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转换单元之间,用于将所述控制单元保存的数据信息完成光电转换,将数据信息变化成对应的数据信号;
所述转换单元,与所述运算单元电控连接,用于将所述运算单元输出的数据信号完成解码,并实现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
所述USB接口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控连接,用于将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U1、电阻R1~R7、电容C1~C10、反向器U3、电感L1;所述电容C5、C6、电阻R2的一端及与所述控制器U1的5、6、7脚相连后接与电压输入端Vin,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8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控制器U1的4脚,所述电容C5、C6、C8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反向器U3的1脚接电源Vcc,所述反向器U3的4脚接所述控制器U1的3脚,所述电容C4、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反向器U3的3脚相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容C4、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U1的2、1脚;所述控制器U1的0、8、9、10、20脚相连后接地;所述控制器U1的11、12、13、14、15、16脚相连后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C2、C3、C7、电阻R1的一端均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后接于电源V1d+,所述电容C1、C2、C3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9、C10的一端均接于所述控制器U1的18脚,所述电容C9、电阻R1、R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5、R6、R7的一端、所述控制器U1的19脚均相连接,所述电容C10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锐慧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宁锐慧创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4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读码治具
- 下一篇:一种承印物上双面二维码的关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