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自动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2812.4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烁;黄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丽(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 |
代理公司: | 35222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玉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腔 充电接口 伸缩组件 充电桩 驱动腔 升降座 本实用新型 托板 自动对接装置 伸出 充电端口 电动汽车 高度调节 后侧位置 活动安装 托板顶部 螺纹槽 水平向 导轨 连通 充电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桩自动对接装置,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前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后侧位置处的所述充电桩内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和容纳腔连通,所述容纳腔内部的下方设有托板,且托板顶部的前侧设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上方设有伸缩组件,且伸缩组件的前端设有充电接口,所述驱动腔内通过导轨活动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设有螺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使连接块推动托板的一端伸出容纳腔,从而使伸缩组件上的充电接口伸出容纳腔,然后通过升降座可以根据汽车端口的高度调节充电接口的高度,通过伸缩组件使充电接口水平向外,与电动汽车的充电端口实现对接充电,更加自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自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有了租赁新能源汽车的服务,新能源汽车多为电能,无污染,对于目前排放量高的普通小汽车来说有着节能环保的优势,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之一,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设置充电桩来供给汽车充电,充电桩需要人工手动对应充电端才能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对用户而言较为不便,用户体验不佳,且现有的充电桩的充电头在不使用的时候不能更好的进行隔离,在下雨天雨水可能流进内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导致装置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桩自动对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桩自动对接装置,该充电桩自动对接装置通过驱动机带动螺纹丝杆旋转,可以使连接块推动托板的一端伸出容纳腔,从而使伸缩组件上的充电接口伸出容纳腔,然后通过升降座可以根据汽车端口的高度调节充电接口的高度,此时,通过马达带动齿轮旋转,即可驱动齿条伸出,使充电接口水平向外,与停在充电桩旁边的电动汽车的充电端口相对设置,实现对接充电,更加自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桩自动对接装置,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前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容纳腔,且容纳腔后侧位置处的所述充电桩内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和容纳腔连通,所述容纳腔内部的下方设有托板,且托板顶部的前侧设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上方设有伸缩组件,且伸缩组件的前端设有充电接口,所述驱动腔内通过导轨活动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设有螺纹槽,所述驱动腔内部的后端设有驱动机,且驱动机的输出端设有与所述螺纹槽相配合的螺纹丝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容纳腔上方前侧位置处的所述充电桩内部设有盖板腔,且盖板腔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前侧的下方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前端设有卡块,所述充电桩的前侧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盖板前侧的下端设有把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仓和齿条,所述伸缩仓为一端开口的空心仓,且伸缩仓的内部活动插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充电接口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前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仓内部上方的中间位置处转动安装有齿轮,且齿轮与所述齿条相配合,所述伸缩仓后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马达,且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齿轮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充电桩正面的上方设有电量指示灯和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带动螺纹丝杆旋转,可以使连接块推动托板的一端伸出容纳腔,从而使伸缩组件上的充电接口伸出容纳腔,然后通过升降座可以根据汽车端口的高度调节充电接口的高度,此时,通过马达带动齿轮旋转,即可驱动齿条伸出,使充电接口水平向外,与停在充电桩旁边的电动汽车的充电端口相对设置,实现对接充电,更加自动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不用的时候,可以通过螺纹丝杆回旋,使连接块带动托板及其上的伸缩组件和充电接口收纳入容纳腔,然后解除卡块和卡槽的切合,即可使第一弹簧推动盖板闭合容纳腔,进行隔离保护,避免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丽(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美丽(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2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式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防盗防潮型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