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音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71442.2 | 申请日: | 201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9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恒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82;E04B1/84 |
| 代理公司: | 51217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云 |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房 墙体 消谐 谐振 承重能力 高效吸收 隔音 隔音层 缓冲层 吸音层 胶合 本实用新型 声波 墙体顶部 声波传递 声波能量 吸音材料 蜂窝板 蜂窝孔 填充 房顶 密封 噪音 阻碍 基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音房,包括墙体和设置于墙体顶部的房顶;墙体包括依次密封胶合的消谐层、缓冲层、吸音层和隔音层,通过消谐层高效的消除谐振,降低传入隔音房墙体的声波能量;缓冲层高效的降低消谐层引起的振动,避免再次产生噪音;吸音层通过蜂窝板和填充在蜂窝孔中的吸音材料高效吸收声波的能量;隔音层的若干条隔音管,进一步高效吸收和阻碍声波传递;基层用于提高隔音房的承重能力;从而达到隔音房的消除谐振、高效隔音同时又保持较高的承重能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音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隔音房。
背景技术
隔音房是一种应用于有特殊隔声要求的场所的隔音装置,例如:大型车间的测试房间,测试房间的各个结构进都需要进行吸音和隔音处理,使其房间内成为一个小型的无声室,主要应用场所有电子机械元件、精密仪器测试等测试间,隔音房需要具有高吸音率和稳定隔音等特点。
现有的隔音房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够有效的减弱震动消除房体的谐振且隔音房整体隔声效果不佳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音房,用以减弱震动消除房体的谐振,增强房整体承载力,提高隔声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隔音房,其特征是,包括墙体和设置于墙体顶部的房顶;墙体包括依次密封胶合的消谐层、缓冲层、吸音层和隔音层,消谐设置于隔音房的外侧用于消除外部声音对隔音房产生谐振的作用;隔音层远离消谐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层,基层包括钢筋和混凝土,用于加强隔音房的承重能力。
消谐层包括壳体,壳体中填充有若干炭颗粒,通过不同直径大小的炭颗粒的吸收声波能量后的振动消除外部声波引起的谐振,从而消音;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第一缓冲垫具有第一齿状部,第二缓冲垫具有第二齿状部,第一缓冲垫的第一齿状部和第二缓冲垫的第二齿状部相互啮合,这种相互啮合的缓冲垫结构能起到高效的对消谐层炭颗粒引起的振动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消音;吸音层包括蜂窝板,蜂窝板的蜂窝孔内填充有吸音材料,能高效的吸收穿过的声波,从而消音;隔音层包括若干条隔音管,隔音管依次平铺于基层的远离隔音房内的一侧,相邻隔音管焊接连接;基层靠近隔音房内的一侧固定有抱箍,抱箍环抱固定隔音管。
房顶包括若干隔音板,隔音板的一侧的上端具有第一凸起部,隔音板的另一侧的下端具有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呈中心对称分布,隔音板的第一凸起部与另一隔音板的第二凸部互拼合并胶结连接,这种胶结连接方式能更好的连接各个隔音板同时还保持隔音板的整体隔音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墙体上设置有隔音窗和隔音门,隔音窗方便观察同时起到隔音作用,隔音门方便工作人员进出同时起到隔音作用。
进一步的,消谐层的空腔中的炭颗粒选用多种不同的直径的炭颗粒,用于对不同波段的声波进行吸收和频率转化,从而高效消除谐振和吸收声波能量。
进一步的,隔音层与基层之间通过密封胶固定连接方便安装和固定。
更进一步的,隔音层的隔音管为两端密封的矩形管,不仅能加强隔音房的承重能力同时还能高效隔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消谐层高效的消除谐振,即通过消谐层中炭颗粒将声波的频率转化成多种频率用以消除声波可能引起的隔音房的谐振,并且通过炭颗粒的振动将部分声音能量转化为内能,降低传入隔音房墙体的声波能量;缓冲层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高效的降低消谐层引起的振动,避免再次产生噪音;吸音层通过蜂窝板和填充在蜂窝孔中的吸音材料进一步高效吸收声波的能量;隔音层的若干条隔音管,进一步高效吸收和阻碍声波传递;基层用于提高隔音房的承重能力;从而达到隔音房的消除谐振、高效隔音同时又保持较高的承重能力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恒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恒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1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车两侧隔音机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进度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