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创口护理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0254.8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1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3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王春玲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创口 护理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创口护理消毒装置,涉及创口护理技术领域,包括护理装置主体,所述护理装置主体的上端设有储液包,所述储液包的下端连接有毛细管,所述护理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生物半透膜,所述护理装置主体的一端安装有三通转接口,且护理装置主体的另一端安装有负压接口,且生物半透膜的内侧壁设置有减压环。通过减压环的设立为了避免填充敷料包裹太紧对患处的压力过大而产生水泡的现象,四通的四个接口均接有横向设置的排液管,目的是加速体液和坏死组织和细菌的排出,避免了传统排液管堵塞后就只能停止负压牵引的现象发生,减少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减少了患者伤口感染的现象,加速了创口的愈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口护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创口护理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创口负压辅助愈合治疗,通过负压海绵,生物膜,把伤口密封起来,接引流管接负压源持续的负压吸引,这样可以使伤口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这样子可以防止外面的细菌跑到伤口里面造成伤口的交叉感染;还有它是持续的伤口负压吸引术,是主动吸引过程,可以使到创面的积液、坏死的组织,还有细菌等,能够及时地排到伤口外面,不会导致伤口的积聚;同时持续的负压状态,可以促进组织血管生长,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促进创面生长,而且能够促进组织的水肿的消退等作用机制,最终促进创面愈合。
但是目前的创口负压治疗装置存在着,没有消毒灭菌装置,一旦伤口需要灭菌就得拆开包裹的填充物消毒灭菌后再敷上甚至更换填充物,加大了医疗的成本,也加重了医疗工作者的负担,常用的藻酸盐填充物会导致泡沫孔被堵塞,降低护理的效果,常用的闭合窦道材料聚乙烯醇(PVA)容易变干影响液体的转送,填充物包的过紧时容易导致患处出水泡,加重伤口病情,包的过松会是细菌进入导致交叉感染,引流管没有清理装置容易被坏死组织堵塞。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创口护理消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口护理消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创口护理消毒装置,包括护理装置主体,所述护理装置主体的上端设有储液包,所述储液包的下端连接有毛细管,且储液包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且护理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生物半透膜,所述护理装置主体的一端安装有三通转接口,且护理装置主体的另一端安装有负压接口,所述生物半透膜的下端设置有粘性层,且生物半透膜的内侧壁设置有减压环,所述生物半透膜的内侧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下端设置有所述三通转接口的一端连接有五通接头,所述五通接头连接有排液管,所述负压接口的一端连接有负压引管,且负压接口的另一端设置有负压吸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液管与五通接头贯通连接,所述五通接头与三通转接口贯通连接,且五通接头插入填充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UA泡沫层是一种聚亚安酯白泡沫,且PUA泡沫层为波浪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液管位于填充物中横向设置,且排液管上设置有复数小孔,所述减压环为弹性医用橡胶材质,所述毛细管与生物半透膜贯通连接,所述储液包内部填充有抗菌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通转接口位于生物半透膜的外侧接口处设置有控制阀,所述三通转接口的一个接口与引流管贯通连接,且三通转接口的另一个接口与灌洗管贯通连接,所述的排液管有四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物内部含有银离子,且填充物与生物半透膜紧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区别与传统创口护理装置,增加了储液包,里面填充中除菌液,可以通过毛细管的单向通过特性进入填充物中,有效地抑制去除创伤坏死组织中的菌落,加快创口的肉芽的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0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换药架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产后上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