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70162.X | 申请日: | 201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1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芳;朱京圣;韩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芳 |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12;B01D46/24;B01D46/02;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61247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彦 |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箱 隔板 活性炭过滤网 空腔 净化 垃圾焚烧尾气 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 不锈钢滤网 内腔相连通 多次过滤 过滤效率 内壁连接 纵向交错 进气管 内固定 圆筒式 圆筒形 顶层 多层 内腔 外壁 通气 尾气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包括第一净化箱,所述第一净化箱内设置有框架,框架内固定有不锈钢滤网,框架的外壁与第一净化箱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净化箱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且第一净化箱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净化箱,第二净化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第二净化箱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四层空腔,且隔板在第二净化箱内纵向交错分布,每一层空腔内分别横设有圆筒形的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第二净化箱顶层空腔内的活性炭过滤网的内腔与第一净化箱的内腔相连通。该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采用圆筒式的活性炭过滤网设置于多层的第二净化箱内,能够再有限空间内极大的增加通气面积,并对尾气形成逐层多次过滤,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过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设施必须配有烟气处理设施,防止重金属、有机类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环境介质中。回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现有的垃圾焚烧尾气处理需经过多道工序,每个设备之间相互独立,十分占用空间,且在尾气通过活性炭过滤层时,过滤效率较慢,而且在设备长时间运行后,滤袋上容易集聚灰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包括第一净化箱,所述第一净化箱内设置有框架,框架内固定有不锈钢滤网,框架的外壁与第一净化箱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净化箱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且第一净化箱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净化箱,第二净化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第二净化箱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四层空腔,且隔板在第二净化箱内纵向交错分布,每一层空腔内分别横设有圆筒形的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第二净化箱顶层空腔内的活性炭过滤网的内腔与第一净化箱的内腔相连通,且第二净化箱内的每一层空腔之间通过活性炭过滤网相连通,第二净化箱远离第一净化箱的一侧设有第三净化箱,所述第三净化箱内设有滤袋,并且第二净化箱底层的空腔与滤袋的底部开口相连通,所述滤袋的底部设有多孔支撑板,且滤袋底部的开口与多孔支撑板的通孔相对应,多孔支撑板的四周与第三净化箱的侧壁连接,并且第三净化箱的一侧连接有出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净化箱的一侧铰接有门体。
优选的,所述第三净化箱的底部连接有灰斗,灰斗的底部设置有闸板。
优选的,所述滤袋的顶部连接有顶架,顶架上安装有振动电机,且顶架的四周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顶架的边沿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和第三净化箱的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关于顶架的四周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采用圆筒式的活性炭过滤网设置于多层的第二净化箱内,能够再有限空间内极大的增加通气面积,并对尾气形成逐层多次过滤,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活性炭过滤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净化设备隔板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芳,未经郭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0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