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呼吸机管路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9251.2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3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汤玉梅;方业香;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玉梅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8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巢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型槽 支撑杆 底座 旋转装置 吸入端 呼出 呼吸机管路 支撑臂 本实用新型 呼吸机管道 连接支撑杆 固定效果 护理病床 转动连接 装置转动 发生率 可固定 冷凝水 护栏 卡槽 支架 逆流 感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呼吸机管路支架,包括底座、180°旋转装置、支撑杆一、360°旋转装置和支撑杆二,底座上开设卡槽,底座通过卡槽护理病床的护栏上,底座的上部固定180°旋转装置、180°旋转装置与支撑杆一转动连接,支撑杆一的上部通过360°旋转装置转动连接支撑杆二,支撑杆二的端部具有两个支撑臂,两个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圆型槽,其中一个圆型槽固定吸入端管路,另一个圆型槽用于固定呼出端管路,且固定吸入端管路的圆型槽高于固定呼出端管路的圆型槽。两个圆型槽是分开的,可固定到呼吸机管路吸入端和呼出端连接最前处,增加了固定效果,减少了呼吸机管道内冷凝水逆流带来的感染风险,降低VAP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呼吸机管路支架。
背景技术
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是ICU床单位必备的仪器之一。
通常呼吸机的管路都是通过呼吸机固定架固定,再与人工气道相连接。而现有的呼吸机管路支架存在灵活度差、固定不牢、结构长等缺点。当护理人员为患者翻身时,固定呼吸机管路位置与人工气道之间距离预留太短会限制行动且易牵扯人工气道,距离预留太长会易导致呼吸机管道内冷凝水逆流,给患者带来危险,而支架结构过长既不方便操作也影响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呼吸机管路支架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呼吸机管路支架,以保障患者安全、降低感染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呼吸机管路支架,包括底座、180°旋转装置、支撑杆一、360°旋转装置、支撑杆二、圆型槽,所述底座上开设卡槽,底座通过卡槽护理病床的护栏上,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180°旋转装置、所述180°旋转装置与支撑杆一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的上部通过360°旋转装置转动连接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的端部具有两个支撑臂,所述两个支撑臂并列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支撑臂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圆型槽,其中一个圆型槽固定吸入端管路,另一个圆型槽用于固定呼出端管路,且固定吸入端管路的圆型槽高于固定呼出端管路的圆型槽。
所述卡槽的横截面成C形,所述卡槽的两端部向外翻折形成翻边。
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均呈长方形板状。
所述两个支撑臂与支撑杆二构成U型。
所述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长度相等,均为25cm。
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中部开设矩形孔。
所述圆型槽大小形状与呼吸管路相适应,所述圆型槽内圈周长与呼吸管路周长相等为9cm,呼吸管路为一次性呼吸机管路。
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旋转至平行时,可到达ICU多功能电动病床的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底座固定在护理病床的护栏上,固定既牢靠也方便护理人员操作;
2、支架总长度大大减少,既能满足我们对支架长度的需求,又美观大方;
3、支架不使用时可折叠存放,不占用多余空间;
4、支架通过两个旋转装置,灵活度大大提高,可根据患者不同体位全方位的调整呼吸机管路支架的位置和高度,避免了管路打折,为患者翻身时护士无需用手托管路;
5、支架的两个圆型槽是分开的,可固定到呼吸机管路吸入端和呼出端连接最前处,增加了固定效果,而且吸入端圆型槽高于呼出端,减少了呼吸机管道内冷凝水逆流带来的感染风险,降低VAP发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玉梅,未经汤玉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9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 下一篇:用于呼吸机的呼吸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