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抗震起落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66916.4 | 申请日: | 201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4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雨;包国文;袁梅;严肃静;范永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三航无人机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陈千 |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抗震 起落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抗震起落架,包括安置座和隔离板,所述安置座和隔离板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包括上辅助管,所述上辅助管内部设置有主轴a,所述主轴a一端设置有限位块a,所述限位块a内接于所述上辅助管的内表面;所述主轴a穿出上辅助管并且与所述隔离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轴a穿出所述上辅助管的部分套有弹簧a;所述隔离板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支撑装置,所述每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远离所述隔离板的一端通过减震件连接。当减震件与地面接触时支撑节b受到向上的弹力,主轴b与挡板接触,部分弹力施加到隔离板上,弹簧a收缩,减小在降落时来自地面的刚性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起落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抗震起落架。
背景技术
由于多旋翼无人机尺寸相对较小,经济性好,使用方便,可以进入危险环境等特点,可为公安、武警、交通、安监、灾情、农林、气象、航拍测绘等提供便捷灵活的空中巡察,无人机在军事上和民用方面越来越受关注。
众所周知,无人机在降落时是最危险的,现有技术中,无人机起落架均采用刚性支架,缺乏缓冲,在不平整的场地进行降落时,容易出现倾翻,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无人机上的精密设备出现损坏。因此提供一种具有抗震作用的无人机起落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人机起落架采用刚性支架,缺乏缓冲,在受到来自地面的刚性冲击时容易倾翻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机抗震起落架,增强无人机着陆时的稳定性,减小来自地面的刚性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人机抗震起落架,包括安置座和隔离板,所述安置座和隔离板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安置座和隔离板均可旋转,所述旋转轴包括上辅助管,所述上辅助管设置于安置座底部,所述上辅助管内部设置有主轴a,所述主轴a一端设置有限位块a,所述限位块a内接于所述上辅助管的内表面;所述主轴a穿出上辅助管并且与所述隔离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轴a穿出所述上辅助管的部分套有弹簧a;
所述隔离板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支撑装置,所述每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包括支撑节a和支撑节b,所述支撑节a和支撑节b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节a远离支撑节b的一端与隔离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节b的外壁通过减震管与隔离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远离所述隔离板的一端通过减震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管包括上辅助管a和下辅助管b,所述上辅助管a与所述隔离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辅助管b与所述支撑节b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上辅助管a和下辅助管b通过主轴b连接,所述主轴b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c,两块所述限位块c分别与上辅助管a和下辅助管内接;所述主轴b位于所述上辅助管a和所述下辅助管b外的部分套有弹簧b。
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装置平行设置,以保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平衡。
优选的,所述减震件为板状,底部为直板,两端为向外凸出的弧形板,通过底部设置为直板,使无人机在与地面接触时更易稳定机身,两端设置为弧形板减小起落架受到来自地面的刚性冲击。
优选的,所述上辅助管a和下辅助管b内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限位块c配合设置,通过挡板与限位块c配合设置,避免主轴b与隔离板底部直接接触损坏主轴b。
优选的,所述隔离板为镂空设计,减小整个起落架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安置座底部设置有测距仪和电源模块,所述测距仪与电源模块关于旋转轴对称设置,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测距仪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三航无人机技术研究院,未经惠州市三航无人机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6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