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调节的电缆盘绕放线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6527.1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6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余茂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三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00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墩镇***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调节 电缆 盘绕 放线 一体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调节的电缆盘绕放线一体机,包括安装架、盘线组件,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底板的顶面一侧垂直固接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垂直固接在底板上、并位于竖板同侧,所述盘线组件包括转辊、第一电机、绕线杆、调节机构,所述转辊为空心的圆柱状,且转辊水平设置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并与二者转动连接,第一电机安装在竖板上、并驱动联接转辊的一端,所述转辊外侧周向分布绕线杆,每根绕线杆上均固接两根活动杆,活动杆的内端径向插入转辊内,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弹簧、中间杆、凸轮、第三电机。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单,便于调节绕线、放线速率,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于调节的电缆盘绕放线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目前,为了方便存放电缆线,一般将制作完成的电缆线绕在电缆线绕线盘上。现有的线缆收放线装置结构功能单一,适用范围窄,在不改变电机转速的情况下,无法改变绕线、放线速率,且不便调节绕线的线圈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调节的电缆盘绕放线一体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便于调节的电缆盘绕放线一体机,包括安装架、盘线组件,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底板的顶面一侧垂直固接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垂直固接在底板上、并位于竖板同侧。
所述盘线组件包括转辊、第一电机、绕线杆、调节机构,所述转辊为空心的圆柱状,且转辊水平设置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并与二者转动连接,第一电机安装在竖板上、并驱动联接转辊的一端。
所述转辊外侧周向分布绕线杆,每根绕线杆上均固接两根活动杆,活动杆的内端径向插入转辊内。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弹簧、中间杆、凸轮、第三电机,所述中间杆同轴设于转辊内,中间杆的两端均同轴固接凸轮,每个凸轮的环形侧面与同侧的活动杆内端接触,且凸轮的凸起与活动杆数目对应,所述第三电机设在第二侧板上,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伸入转辊内、并与相邻的凸轮联接,每根活动杆均与转辊外壁通过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辊靠近第二侧板的一侧敞口,且敞口处同轴设置圆板,圆板的外侧套设轴承,轴承与转辊内壁配合连接,圆板的外侧固接连杆,连杆的末端与第二侧板固接,且所述圆板的中部设置通孔,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圆板、并伸入转辊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辊外侧周向分布四根绕线杆,且所述凸轮对应为四角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端之间固接横板,且所述横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为一块U形板的三段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部之间水平安装丝杆,丝杆上配合设置安装块,安装块的底端与横板滑动连接,安装块的顶部设置通孔,所述第一侧板上安装驱动丝杆的第三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安装架,安装架上转动安装转辊,转辊转动进行绕线或放线,转辊的外侧设置可调节的绕线杆,绕线杆之间距离可调节,电缆缠绕在绕线杆外侧,从而在不改变电机转速的情况下,可调节绕线速度,也方便根据需要调节绕线圈的直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三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三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6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