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弹簧压力的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6300.7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8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任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百孚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33241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334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边 筒体 上套筒 下套筒 半边支架 固定套筒 限位套筒 转轴铰接 油缸 防尘罩 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 可调节弹簧 尺寸要求 弹簧压力 结构适应 可拆卸的 锁紧配合 油缸外壳 挡板 避让槽 弹簧座 缓冲块 硅胶 滑槽 滑块 上套 套筒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弹簧压力的减震器,包括油缸、连杆、第一弹簧座、防尘罩和缓冲块,在油缸外壳外部上套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包括上套筒和下套筒,上套筒和下套筒一侧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上套筒和下套筒另一侧通过锁紧配合,在上套筒和下套筒上均设有一根滑槽,在限位套筒外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包括上半边筒体和下半边筒体,上半边筒体和下半边筒体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铰接,上半边筒体和下半边筒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一硅胶挡板,在下半边筒体上设有避让槽,在上半边筒体和下半边筒体内侧均设有滑块,在上半边筒体一侧设有上半边支架,在下半边筒体一侧设有下半边支架。本结构适应不同油缸尺寸要求,同时能根据需要调节弹簧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节弹簧压力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的需求是由于弹簧不能马上稳定下来,也就是说弹簧被压缩再放开以后,它会持续一段时间又伸又缩,所以减震器可以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使乘坐舒适。但是目前常规的减震器弹簧一旦固定其松紧度不可调节,导致无法与车辆之间形成较好的匹配度,因此有些厂家就设置了一些能够调节弹簧松紧度的检测器,一般是在本体上直接设置不同位置的弹簧限位台进行限制,而还有的结构容易导致对不同的减震器均需要设置弹簧限位凸台,导致对于不同产品的减震器需要设置不同的开模模具,最终导致加工成本提高,而且适应性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适合不同尺寸要求的减震器使用,同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弹簧松紧度的一种可调节弹簧压力的减震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可调节弹簧压力的减震器,包括油缸和减震弹簧,所述油缸内的连杆部分伸出油缸并在其端部连接有第一弹簧座,在伸出油缸的连杆外套有防尘罩和缓冲块,所述防尘罩一端与油缸外壁顶接,所述防尘罩另一端与缓冲块顶接,缓冲块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座顶接,其特征在于,在油缸外壳的外部上套有可拆卸的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包括大半边的上套筒和小半边的下套筒,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铰接,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的另一侧均设有一个带通孔的第一硅胶挡板,上套筒和下套筒上均设有一根滑槽,在限位套筒外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包括上半边筒体和下半边筒体,所述上半边筒体和下半边筒体的一侧通过第二转轴铰接,所述上半边筒体和下半边筒体的另一侧均设有一个带通孔的第二挡板,两个第二挡板之间通过第二螺丝和第二螺母配合,且在下半边筒体上设有用于穿插两块第一硅胶挡板的避让通槽,在上半边筒体和下半边筒体内侧均设有与对应滑槽配合的滑块,在上半边筒体的一侧设有上半边支架,在下半边筒体的一侧设有与上半边支架配合的下半边支架,所述上半边支架和下半边支架配合用于限位弹簧的第二弹簧座,减震弹簧卡于第二弹簧座和第一弹簧座之间。
进一步,为了便于固定,缓冲块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座之间顶接有护盖,所述护盖一端内部用于卡住缓冲块,护盖另一端与第一弹簧座固定。
进一步,为了便于限位,在滑槽的右侧均设有一个限位柱。
进一步,为了便于提高固定效果,上套筒和下套筒配合构成的圆形槽孔内设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内圈设有一层硅胶齿条。
进一步,为了便于限位,在第一弹簧座的上下设有第一弹簧限位凹槽。
进一步,为了便于限位,在第二弹簧座的上下设有第二弹簧限位凹槽以及向外延伸的限位条。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可调节弹簧压力的减震器,实现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减震弹簧的松紧度,另外也可以将选择弹簧松紧度的调节部件安装到不同减震器的尺寸中,最终实现一个模具就能够制作出适合不同减震器尺寸要求的弹簧限位结构,最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可调节弹簧压力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限位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百孚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百孚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6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
- 下一篇:卡车用多级弹簧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