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餐具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64809.8 | 申请日: | 2019-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9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品丰模具钢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32 | 分类号: | B29C45/32;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后模 前模 第一定位槽 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 第二模仁 第一模仁 薄壁 餐具 产品良率 产品型腔 技术要点 逐渐增大 导杆孔 定位块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餐具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薄壁餐具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与后模之间设有产品型腔,所述前模和后模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导杆孔,所述前模和后模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仁的周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模仁的周侧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截面积沿前模至后模的方向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定位精度和产品良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注塑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薄壁餐具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冲裁、成形冲压、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薄壁餐具模具顾名思义是用于成型薄壁餐具的模具。
在公告号为CN205219610U的中国实用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餐具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四角上设有导杆孔,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环形的内冷却通道、外冷却通道,所述外冷却通道的右侧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冷却通道的左侧与所述内冷却通道的左侧在水平位置相连通,所述外冷却通道与所述内冷却通道之间设有呈环形排列的圆孔,所述内冷却通道的内侧设有呈环形排列的圆孔,所述下模的四角均设有导杆孔,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右侧到所述下模的右侧设有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进水口及所述出水口对应,所述凹槽内的对角线上设有凸起及顶出孔。
上述专利中的模具在成型时,靠导杆孔和导杆的配合实现定位,由于导杆与导向孔是滑移连接,不可避免的存在间隙,定位精度低,成型时容易导致薄壁餐具厚薄不均匀,甚至出现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餐具注塑模具,其具有提高定位精度和产品良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壁餐具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与后模之间设有产品型腔,所述前模和后模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导杆孔,所述前模和后模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所述第一模仁的周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模仁的周侧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截面积沿前模至后模的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模和后模在合模时,导杆和导杆孔起到预定位的作用,第一定位槽和第一定位块起到精准定位的作用,而且第一定位槽的截面积沿前模至后模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合模时起到纠偏和定位的作用,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和产品良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仁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模仁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截面积沿前模至后模的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块相配合,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和产品良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边缘设置有倒角或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或圆角在合模时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合模时第一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槽发生碰撞和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模仁位于第一模仁的周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朝向前模和第一模仁的一侧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模仁的外壁开设有与其垂直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调节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槽用于安装挤压块,当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产品的壁厚偏大,可以使挤压块挤压第一模仁边缘,使其发生微量变形,从而对产品的壁厚进行微调,提高产品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品丰模具钢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品丰模具钢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4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腔针阀式热流道
- 下一篇:穿线弯管立式旋转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