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流道转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4727.3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0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宝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5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流道 模具 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 注塑口 块槽 螺孔 模具技术领域 工作效率 模具流道 维护方便 转接结构 螺钉 生产管理 封堵 浇口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模具流道转接结构,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1)、注塑口和流道(7)及转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包括不带流道转接块(2)和带流道转接块(3),所述不带流道转接块(2)设有连接孔,所述带流道转接块(3)设有连接孔和转接块流道(5),所述模具(1)带有相连通的注塑口和流道(7)及浇口,另开有转接块槽以及螺孔,采用螺钉(4),通过模具(1)螺孔以及转接块连接孔,将转接块固定安装在模具(1)转接块槽中,形成通道或封堵通道,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实用,使用、维护方便,调整快捷,安全可靠,便于生产管理,解决节约时间、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流道转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一模两穴注塑模具的左右对称件时,有时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只需注塑单边产品,即只生产左件或者只生产右件。现有技术一般是烧焊堵掉不需要生产的一边流道,待到要生产另一边时,再用机床加工方式,把电焊处加工掉,恢复原状。此种操作模式浪费时间、材料及人工,还影响产品质量。一是每次转换生产时需要将从注塑机上卸模具,然后需要打开模具,才能进行烧焊;二是注塑车间没有烧焊设备,每次烧焊需要委托第三方进行外协烧焊,期间运输成本大,烧焊加工费用也较高;三是这类模具材质比较特殊,多为2738HH和718#材质,这类材质烧焊变形,会影响到注塑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注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模具流道转接结构,其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解决的:一种模具流道转接结构,包括模具、注塑口和流道及转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包括不带流道转接块和带流道转接块,所述不带流道转接块设有连接孔,所述带流道转接块设有连接孔和流道,所述模具带有相连通的注塑口和流道及浇口,另开有转接块槽以及螺孔,采用螺钉,通过模具螺孔以及转接块连接孔,将转接块固定安装在模具转接块槽中, 形成流道通道或封堵流道通道。
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以及所连通的两侧的左支流道和右支流道,所述模具流道两侧左支流道和右支流道部位,分别开有形状、尺寸大小对称的转接块槽,所述浇口包括左浇口和右浇口,分别连通左支流道和右支流道,以及分别连通模具左、右件型腔。
所述模具的转接块槽中,固定安装带流道转接块,通过流道,形成模具注塑口和流道与浇口通道。
所述模具一侧的转接块槽中,固定安装不带流道转接块,将模具注塑口和流道与浇口通道封堵。
所述模具一侧的转接块槽中,固定安装带流道转接块,通过流道,形成模具注塑口和流道与右浇口通道,所述模具另一侧的转接块槽中,固定安装不带流道转接块,将模具注塑口和流道与左浇口通道封堵。
所述模具一侧的转接块槽中,固定安装不带流道转接块,将模具注塑口和流道与右浇口通道封堵,所述模具另一侧的转接块槽中,固定安装带流道转接块,通过流道,形成模具注塑口和流道与左浇口通道。
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以及两侧的左支流道和右支流道,所述主流道一端为注塑口,另一端分别与对称的左支流道和右支流道一端连通,所述浇口包括左浇口和右浇口,所述型腔包括左型腔和右型腔,分别注塑左、右件,所述左浇口一端与左支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左型腔连通,所述右浇口一端与右支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右型腔连通。
所述模具流道的左支流道和右支流道部位,至少开有两组形状、尺寸大小对称的转接块槽。
本发明冲模具流道转接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实用,使用、维护方便,调整快捷,安全可靠,便于生产管理,解决节约时间、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冲模具流道转接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4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固器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十六出口的热流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