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穿刺引导内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4586.5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5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小彪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穿刺 引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穿刺引导内芯,所述的引导内芯的中央具有一条贯穿全长的通道,以便导丝的穿入;引导内芯的头部(穿刺端)为一个圆锥体与圆柱体组合,中部为缩颈部,尾部为一个圆柱体,尾部的圆柱体的直径大于胸管的直径;所述的在尾部圆柱体的外端面上中央具有一个垂直向外延伸的凸柱,以便连接注射器或者测压管。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央具有贯穿全长的通道,用于导丝的插入,有利于引导穿刺,引导内芯的头部钝性分离穿刺进入胸腔,存在突破感,益于判断进入胸腔,尾端注射器抽出液体或气体,可明确进入胸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耗材,特别是涉及一种胸腔穿刺引导内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平均寿命的延长及各种意外的发生,肿瘤、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外伤等引起胸腔积液、气胸,影响呼吸、心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不佳,甚至威胁生命,往往需要住院或急诊抢救,胸腔穿刺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目前传统的胸腔穿刺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流程和步骤繁多,创伤大,时间长,增加患者痛苦和感染概率,特别是外伤导致大量血性积液、肿瘤导致大量恶性积液、张力性气胸等。大多数医生行胸腔穿刺术时,考虑穿刺的创伤和风险,往往选择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引流管,对于大量血性积液、肿瘤导致大量恶心积液、张力性气胸等,胸腔积液中往往存在蛋白质、纤维条索、血块或者较粘稠,容易出现引流管侧孔堵塞,导致引流不畅,甚至需要再次行胸腔穿刺,另外,中心静脉导管较小的侧孔容易和肺贴附,造成引流或排气不畅,需要多次的调整方向,增加肺的损伤及感染的风险;胸腔穿刺选择正规的胸管,直径和侧孔均较中心静脉导管粗,可以克服中心静脉管的缺点,但是,胸管直径越粗,在使用弯钳或镊子等手术器械置入胸管时的创伤越大,可能损伤肋间肌肉、神经、血管、肺脏、心脏等。
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此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胸腔穿刺胸管引导内芯,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胸腔穿刺留置引流管的创伤、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引流管引流通畅率的胸腔穿刺引导内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胸腔穿刺引导内芯,所述的引导内芯的中央具有一条贯穿全长的通道,以便导丝的穿入;引导内芯的头部为一个圆锥体与圆柱体组合,中部为缩颈部,尾部为一个圆柱体,尾部的圆柱体的直径大于胸管的直径;所述的在尾部圆柱体的外端面上中央具有一个垂直向外延伸的凸柱,以便连接注射器或者测压管。
所述的引导内芯头部的圆柱体段上标记有刻度。
所述的引导内芯为软的橡胶管。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穿刺端圆钝,并可以通过导丝,经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肌肉及胸膜,减少损伤肋间肌肉、神经、血管、肺脏心脏的风险;胸管经本实用新型置入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操作风险及减少操作引起的并发症。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为软的橡胶管,其中央具有贯穿全长的通道,用于导丝的插入,有利于引导穿刺,穿刺端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穿刺进入胸腔,存在突破感,益于判断进入胸腔,尾端注射器抽出液体或气体,可明确进入胸腔。
3、由于本实用新型引导内芯的头部圆柱体与中部缩颈部之间为阶梯状,便于操作者右手将胸管和引导内芯同时握住,防止彼此滑动,同时阻止胸腔积液的流出和气体的进入,操作方便;且尾部圆柱体直径大于胸管,可阻止胸管滑出及胸腔积液的流出和气体的进入,此外,尾端的接口可以连接注射器或者测压管,用于抽取胸腔积液化验或者胸腔给药、测压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小彪,未经周小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4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角动量守恒演示与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SMT贴片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