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层双拼中式叠院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63031.9 | 申请日: | 2019-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5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鑫;叶李洁;黄瑞国;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蓝城嘉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张云波 |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中式 | ||
1.三层双拼中式叠院,其特征在于,叠墅中每一栋包括下叠户型和上叠户型,下叠户型由一层(L1)和地下一层(-L1)组成,一层(L1)和地下一层(-L1)之间通过下叠户内楼梯(p)连通,上叠户型由二层(L2)和三层(L3)组成,二层(L2)和三层(L3)之间通过上叠户内楼梯(q)连通;叠墅中两户上叠户型共用北面的垂直交通,电梯(r)和含室外楼梯的爬山廊(m);下叠户型中一层(L1)包括第一下叠主体量(B2)、第一下叠外拉体量(C2)和第二下叠主体量(B3),第一下叠主体量(B2)和第一下叠外拉体量(C2)连接形成一户,第二下叠主体量(B3)形成一户,对应的,地下一层(-L1)包括第一地下主体量(A2)和第二地下主体量(A3),第一地下主体量(A2)与第一下叠主体量(B2)连接,第二地下主体量(A3)与第二下叠主体量(B3)连接;二层(L2)包括二层建筑体量(D2),三层(L3)包括三层建筑体量(E2),在二层建筑体量(D2)的南面设有上叠第一生活院(j)和上叠第二生活院(j1),三层建筑体量(E2)在上叠第一生活院(j)和上叠第二生活院(j1)对应的位置上相对退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双拼中式叠院,其特征在于,在叠墅的北面设有将军门头(f),将军门头(f)与爬山廊(m)连接,在将军门头内侧设有第一北面出入口(f1),第一北面出入口(f1)与第一下叠主体量(B2)通过入户庭院(g)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双拼中式叠院,其特征在于,在将军门头(f)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北面出入口(f2),第二北面出入口(f2)与第二下叠主体量(B3)通过入户庭院(g)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双拼中式叠院,其特征在于,第一下叠主体量(B2)和第一下叠第一下叠外拉体量(C2)之间由连廊(i)连接,第一下叠主体量(B2)、第一下叠第一下叠外拉体量(C2)和连廊(i)共同围合出主生活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层双拼中式叠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下叠外拉体量(C2)和叠墅南面围墙之间设有下叠次生活院(n),在叠墅南面设有南面出入口(f3),南面出入口(f3)与玄关之间为入户庭院(g),设有风雨连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双拼中式叠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下叠主体量(B2)和第二下叠主体量(B3)的北面设有带百叶的玻璃顶棚(s),在第一地下主体量(A2)和第二地下主体量(A3),的北面设有采光井(t),采光井(t)与玻璃顶棚(s)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双拼中式叠院,其特征在于,第二下叠主体量(B3)与围墙共同围合出主生活院(h)和下叠次生活院(n),起居空间朝向主生活院(h),卧室朝向下叠次生活院(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层双拼中式叠院,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下叠主体量(B3)的东面插入有下叠次庭院(n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双拼中式叠院,其特征在于,上叠第一生活院(j)和上叠第二生活院(j1)上局部有覆土(ac),在上叠第一生活院(j)和上叠第二生活院(j1)的外围设有围墙(k),围墙(k)上设有景窗(aa)和花格窗(a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双拼中式叠院,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上叠第一生活院(j)和上叠第二生活院(j1)之间通过门洞(ah)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蓝城嘉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蓝城嘉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30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层双拼叠院
- 下一篇:一种可减震缓冲的杠铃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