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石灰消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2715.7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0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友;陈支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鸿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08 | 分类号: | C04B2/08 |
代理公司: | 44271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齐齐 |
地址: | 3654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驱动杆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废热回收器 出料口 吸附盒 生石灰消化装置 回收利用 驱动电机 竖直设置 转动连接 出料管 出气口 导气管 隔热板 活性碳 搅拌叶 进料口 连接杆 上表面 上内壁 石灰乳 输出端 烫伤 废热 刮刀 吸附 下端 制取 粉尘 贯穿 节约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石灰消化装置,涉及石灰乳制取领域,包括反应釜和废热回收器,所述反应釜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反应釜下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连通有出料管,反应釜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驱动杆,且驱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驱动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两个对设置的刮刀,驱动杆的顶端贯穿反应釜的上内壁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反应釜的导气管与废热回收器连通,从而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并且反应釜的外侧包裹有隔热板,从而保护了施工工人不被烫伤,且废热回收期的出气口连通有吸附盒,吸附盒中装有活性碳,从而可以吸附带有粉尘的气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灰乳制取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石灰消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的石灰乳的方法为向生石灰(氧化钙)中加入水使其消化成石灰乳,目前,在工地现场,施工人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将生石灰加入到搅拌机内,然后将水加入到生石灰内进行搅拌,但是在搅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带有粉尘的蒸汽,且在搅拌的时候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能,不仅容易烫伤施工工人,且直接将气体排出,会造成热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石灰消化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石灰消化装置,在制取石灰乳的过程中,将反应釜的导气管与废热回收器连通,从而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并且反应釜的外侧包裹有隔热板,从而保护了施工工人不被烫伤,且废热回收期的出气口连通有吸附盒,吸附盒中装有活性碳,从而可以吸附带有粉尘的气体,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故事中提到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石灰消化装置,包括反应釜和废热回收器,所述反应釜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反应釜下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连通有出料管,反应釜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驱动杆,且驱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驱动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两个对设置的刮刀,驱动杆的顶端贯穿反应釜的上内壁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的顶端,反应釜的侧壁上开设有导气口,出气口上固定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有废热回收器的进气口连通,废热回收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外接水源连通,废热回收器的出气口通过连通管连通有吸附盒,吸附盒顶端开设有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釜的前端面开设有取物口,且取物口上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取物门,并且取物口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釜的外侧包裹有隔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盒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动杆,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杆,转动杆的顶端贯穿吸附盒且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电机固定在吸附盒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釜上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上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反应釜的导气管与废热回收器连通,从而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并且反应釜的外侧包裹有隔热板,从而保护了施工工人不被烫伤,且废热回收期的出气口连通有吸附盒,吸附盒中装有活性碳,从而可以吸附带有粉尘的气体。
2.本实用新型在反应釜的前端面开设有取物口,且取物口上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取物门,并且取物口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通过打开取物门方便将反应釜中的残渣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石灰消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生石灰消化装置中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鸿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鸿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2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