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体人工饲料饲喂捕食螨的观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1602.5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4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怀;李亚迎;李戎;周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黎志红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体 人工 饲料 饲喂 捕食 观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液体人工饲料饲喂捕食螨的观察装置,包括饲养小室和饲养盒。饲养小室主要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和盖板,顶板和底板通过燕尾夹固定,顶板上设置一通孔,为捕食螨活动空间,上部设置有盖板,底板上设置棉线穿过底板与通孔相连接,浸有液体人工饲料的滤纸片置于通孔内的底板上供捕食螨取食。饲养盒主要结构包括盒身、盒盖和海绵,将饲养有捕食螨的饲养小室置于饲养盒中浸水的海绵上,水分通过棉线进入饲养小室,可以保持小室内的湿度,盒盖上设置有通气的纱网,保持饲养盒中空气流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便于观察,可以有效解决捕食螨逃逸、液体饲料容易变干、因湿度过低导致捕食螨死亡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保护领域螨类饲养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捕食螨是一类具有捕食作用的生防天敌,能对叶螨、蓟马、粉虱等多种害虫害螨有效发挥控制作用,特别是个别捕食能力较强的捕食螨在草莓园、柑橘园等环境中进行淹没式释放甚至可达到类似农药的快速防治效果。
目前,捕食螨的繁殖方法有自然猎物繁殖法、替代猎物繁殖法、花粉繁殖法等。在用自然猎物饲养时,存在占用空间大,捕食螨收获期难控制等问题;在用替代猎物饲养时,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另外,用替代猎物粉螨饲养捕食螨,对生产工人有健康风险,在释放过程中有时会导致人体过敏。利用人工饲料繁殖捕食螨,可以消除自然猎物、替代猎物等繁殖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用现有的一些饲养装置研究捕食螨液体人工饲料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因捕食螨体型小、活动能力强,容易逃逸;2.因饲养装置内湿度过低导致液体人工饲料容易变干、捕食螨死亡率高;3.现有的装置设置不合理,小室侧壁与水平面垂直,而捕食螨喜好爬到侧壁上,不利于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液体人工饲料饲喂捕食螨的观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液体人工饲料饲喂捕食螨的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观察装置包括饲养小室和饲养盒,所述饲养小室包括顶板、底板和盖板,顶板上设置有一通孔,通孔上部覆盖有盖板,与通孔接触的底板上表面放置一浸有液体人工饲料的滤纸片,棉线穿过底板与顶板的通孔相连接;
饲养盒包括盒身、开有通风口的盒盖和位于盒底内部的海绵,盒盖上有用于通风的纱网,海绵浸水放置于盒中,饲养小室放置在海绵上。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的通孔为倒圆台状。
优选的,所述盖板为透明玻璃或塑料。
优选的,所述的顶板和底板用燕尾夹固定,使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底板为黑色的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饲养盒为透明玻璃或塑料。
相较于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液体人工饲料饲喂捕食螨的观察装置,主要结构包括饲养小室和饲养盒。所述饲养小室顶板上的通孔为倒圆台状,视野面积大,便于观察;所述顶板与底板燕尾夹固定,紧密贴合,防止捕食螨逃逸;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棉线,联通顶板上的通孔,将饲养小室放置于饲养盒中浸水的海绵上,使饲养小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液体人工饲料不易变干,捕食螨死亡率降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够重复利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饲养小室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饲养盒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顶板;2为底板;3为盖板;4为通孔;5为棉线;6为滤纸片;7为燕尾夹;8为盒身;9为盒盖;10为纱网;11为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1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