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0349.1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8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垠;周京京;钟德坤;舒培;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 |
代理公司: | 32231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清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结构 振动基板 底板 泵腔 泵体 本实用新型 挠性板 压电泵 致动器 避让 梁部 流体输送技术 低驱动电压 垂直支承 输出流量 输出能力 输出压力 压电元件 避让槽 通气孔 构建 减小 连通 外围 配置 | ||
1.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1),与泵体(1)构建出泵腔(4)的支承结构(3),设置在泵腔(4)中并与支承结构(3)连接的致动器(2),配置于泵体(1)和支承结构(3)上的一个或多个与泵腔(4)连通的通气孔;
所述致动器(2)包括振动基板(60)和设于振动基板(60)上的一个或多个压电元件(50),所述振动基板(60)靠近支承结构(3)的一侧设有多个避让部(61);
所述支承结构(3)包括底板(80),所述底板(80)靠近振动基板(60)的一侧设有挠性板(70),所述挠性板(70)上设有与避让部(61)位置对应的梁部(74),所述底板(80)上设有与梁部(74)位置对应的避让槽(82);
通过对所述致动器(2)施加驱动电压,致动器(2)发生弯曲变形,使挠性板(70)产生谐振并随着致动器(2)朝着相反方向弯曲变形,从致动器(2)一侧通气孔吸入流体,从致动器(2)另一侧通气孔排出,且挠性板(70)振动过程中,梁部(74)均不接触避让部(61)和避让槽(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密封连接的盖板(10)、第一隔板(20)、电极板(30)和第二隔板(40),所述盖板(10)上设有连通泵腔(4)的气孔(11),所述第一隔板(20)、电极板(30)和第二隔板(40)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电极板(30)上设有置于泵腔(4)外的外部电极(31)和置于泵腔(4)内的内部电极(32),所述第一隔板(20)用于保证压电元件(50)弯曲变形过程中,内部电极(32)与压电元件(50)的焊点不会接触盖板(10),所述第二隔板(40)为绝缘板,第二隔板(40)与支承结构(3)密封连接且第二隔板(40)的厚度大于致动器(2)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基板(60)包括基板本体(64)和设置在基板本体(64)上的凸起(65),所述基板本体(64)和凸起(65)之间形成多个避让部(61),所述凸起(65)包括圆面(62)和均布在圆面(62)圆周上的多个连接面(63),所述连接面(63)与梁部(7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本体(64)与凸起(65)之间设有密封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面(62)上设有延伸至避让部(61)的流道,所述流道为环形流道(66)或呈环状均布的辐射流道(6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深度小于或等于避让部(61)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板(70)包括支撑部(71)和谐振部(77),所述支撑部(71)包括框部(72),所述框部(72)上设有置于泵腔(4)外的电极(75),多个所述梁部(74)设置在支撑部(71)和谐振部(77)之间,梁部(74)上设有连接部(76),梁部(74)与框部(72)之间通过固定部(73)连接,所述谐振部(77)上设有与压电元件(50)同轴设置的中心孔(78),所述底板(80)上设有开口(81),使得中心孔(78)能够在开口(81)中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部(77)与梁部(74)之间通过谐振凸起(77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0)设有避让槽(82)的一侧设有底面凸台(85)。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垂直支承微型压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部(77)远离底板(80)的一侧设有延伸至其边缘的流道,所述流道为第二环形流道(772)或呈环状均布的第二辐射流道(7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03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