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晶冶炼用复合导流机构及非晶工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0062.9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4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杨;田晓利;李志勋;孙荣海;任红霞;杨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4 | 分类号: | F27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赵慧 |
地址: | 4571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炼 复合 导流 机构 工艺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非晶冶炼用复合导流机构和非晶工艺设备,非晶冶炼用复合导流机构,包括耐火浇注料层和锆质材料层,所述锆质材料层位于耐火浇注料层内侧。本申请的非晶冶炼用复合导流机构中的耐火浇注料层,成本低;锆质材料层具有抗冲刷性和热震稳定性;锆质材料层自非晶冶炼用复合导流机构的槽底且沿耐火浇注料层向上厚度逐渐减小的设计,可以在保证锆质材料层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锆质材料的用量,节约成本;锆质材料层采用分段式设计,通过火泥层连接,便于施工,也可以节约加工成本;同时当锆质材料层损毁后,可以根据锆质材料层各段的损毁情况不同,逐段更换新的锆质材料层,更换起来方便,能最大程度降低综合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晶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非晶冶炼用复合导流机构及非晶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非晶合金是由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时原子来不及有序排列结晶,得到的固态合金是长程无序结构,没有晶态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这种非晶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由于它的性能优异、工艺简单,从80年代开始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界的研究开发重点。
非晶软磁合金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67年开始,直到1988年。1984年美国四个变压器厂家在IEEE会议上展示实用非晶配电变压器则标志着第一阶段达到高潮,到1989年,美国AlliedSignal公司已经具有年产6万吨非晶带材的生产能力,全世界约有100万台非晶配电变压器投入运行。从1988年开始非晶态材料发展进入第二阶段,标志性事件是铁基纳米晶合金的发明。1988年日本日立金属公司在非晶合金基础上通过晶化处理开发出纳米晶软磁合金(Finemet)。当年,日立金属公司纳米晶合金实现了产业化,并有产品推向市场。
我国在连续4个五年计划中投入大量资金,组织重点科技攻关。作为主要承担单位,钢铁研究总院通过近20年的努力,在基础研究、材料研究、工艺装备、应用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200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再加上钢铁研究总院控股的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为非晶材料的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环境。安泰公司建立了“千吨级铁基非晶带材生产线”,以及相应的“非晶配电变压器铁芯生产线”,使我国非晶材料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二位。
2016年,中国非晶带材产能约14万吨,实际产量11.3万吨,首次超过10万吨。2016国内有5家企业年产能达到万吨,安泰、云路、兆晶、中岳实际产量均达到2-3万吨。主要工业化产品包括非晶带材、非晶铁芯和气雾化铁铝硅粉末等。
目前使用的导流槽为现场使用浇注料自行浇注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施工条件差:由于没有专用的烘烤设备,没有生产耐火材料的经验,导致生产的导流槽没有烘烤就上线使用,降低了导流槽的寿命;第二,材料选材不当:导流槽的使用环境决定了其要具备良好的抗冲刷性和热震稳定性,现有的浇注料材质抗冲刷能力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开裂,需要多次修补,即使如此其使用寿命也只有一个月。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抗冲刷性强的非晶冶炼用复合导流机构及非晶工艺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非晶冶炼用复合导流机构,包括耐火浇注料层和锆质材料层,所述锆质材料层位于耐火浇注料层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0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废料溅射的雕刻机
- 下一篇:一种体外反搏气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