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缘*人工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0003.1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2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2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缘人工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水槽,所述养殖水槽的一端安装有伸入养殖水槽内的进水管,养殖水槽的另一端安装有溢流套筒,溢流套筒底部穿过养殖水槽并伸至外部,所述养殖水槽内设置有多个鱼群遮光组件,所述鱼群遮光组件包括下方的鹅卵石层以及上方的遮光板层。本实用新型结构布置合理,使得水体始终保持流动交换的状态,还提供了白缘的藏匿和养殖的空间,适宜白缘的人工养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缘人工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白缘钝头科属的一种鱼类。头平扁,颊部特别膨大。头宽大于体宽。上、下颌几等长,具绒毛状细齿。眼极小。须4对。背鳍位置靠近头部;背鳍刺光滑,较胸鳍刺为短。胸鳍刺光滑,包于皮内。脂鳍长,在与尾鳍连接处具有一明显的缺刻。尾鳍圆形。各鳍外缘呈白色。底栖性鱼类,一般生活于山涧溪流。个体小,常见个体体长100毫米以下,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白缘人工驯养难度大,白缘属穴居鱼类,眼退化,畏光,在直径3m养殖缸内成活率非常低,主要原因是不具备流动活水和无光环境,容易遭受小瓜虫、斜管虫等寄生虫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缘人工养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缘人工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水槽,所述养殖水槽的一端安装有伸入养殖水槽内的进水管,养殖水槽的另一端安装有溢流套筒,溢流套筒底部穿过养殖水槽并伸至外部,所述养殖水槽内设置有多个鱼群遮光组件,所述鱼群遮光组件包括下方的鹅卵石层以及上方的遮光板层。
优选的,所述鹅卵石层有大型鹅卵石铺设而成,相邻的大型鹅卵石之间留有供鱼群穿过的间隙,所述遮光板层采用铺设在鹅卵石层上的方形石板。
优选的,所述养殖水槽的一端侧壁对应进水管分布安装有逐流水泵,逐流水泵的出水端朝向溢流套筒。
优选的,所述养殖水槽内部对应逐流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用于增加水体溶氧的氧气盘,氧气盘通过氧气管与氧气泵的出口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所述溢流套筒下端安装有排水阀,溢流套筒的上端外壁上分布设置有溢流孔。
优选的,所述养殖水槽的开口上遮盖有遮光盖板或遮光布。
优选的,所述养殖水槽采用玻璃钢水槽,养殖水槽的尺寸为 200×50×4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水管导入新水,溢流套筒排出养殖污水,使得养殖水槽内的水体发生流动,使得养殖水槽内的水体始终保持交换的状态;鱼群遮光组件的结构布置,用于遮光和营造洞穴环境,便于白缘的藏匿和养殖;通过氧气泵、氧气管以及氧气盘的配合向水体内补充溶氧,配合逐流水泵,使得溶氧能够均分布在整个养殖水槽的水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布置合理,使得水体始终保持流动交换的状态,还提供了白缘的藏匿和养殖的空间,适宜白缘的人工养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白缘人工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殖水槽,2-鱼群遮光组件,3-遮光板层,4-鹅卵石层,5-溢流套筒,6-溢流孔,7-排水阀,8-氧气盘,9-氧气管,10- 氧气泵,11-逐流水泵,12-进水管,13-进水阀,14-遮光盖板,15- 盖板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0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蹲坐两用可折叠多功能马桶
- 下一篇:一种复合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