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8823.7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4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周迎春;丁德云;李腾;任奇;邵斌;梁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雨田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置式 交叉 道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其包括隧道基底、安装在所述隧道基底上且两板端分别与浮置式道床连接的交渡板、多根钢轨和用于承载所述多根钢轨的多列承轨台,所述交渡板与所述隧道基底之间具有间隙,位于每列所述承轨台的两侧中的所述间隙处均设有连接所述交渡板和所述隧道基底的多个隔振器。该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通过将交渡板与隧道基底分离开,并通过二者之间布置的所述多个隔振器连接交渡板和隧道基底,以将交渡板浮起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隔振器可以有效地工作,这样可以形成浮置式道床交渡,以有效减少交渡的振动和降低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产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技术的逐步推广,其结构设计不仅能达到要求的减振效果。作为目前等级最高、效果最好的减振措施,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被运用在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中。随着地铁线路数目的逐渐增加,换乘车站以及编组站的密度也大幅增加,而这些地方都需要铺设交渡来完成过渡。
作为轨道系统最薄弱的环节,列车通过交渡时,本身引起的振动与噪声就比线路其他地段大很多,特别是在减振要求比较高的交渡地段,如果交渡处于人口密集区或其他需要减振的地段,则必须对其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如何解决轨道交通中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破坏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地铁建设的焦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其包括隧道基底、安装在所述隧道基底上且两板端分别与浮置式道床连接的交渡板、多根钢轨和用于承载所述多根钢轨的多列承轨台,所述交渡板与所述隧道基底之间具有间隙,位于每列所述承轨台的两侧中的所述间隙处均设有连接所述交渡板和所述隧道基底的多个隔振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还包括水平限位装置,所述隔振器穿过所述交渡板并通过水平限位装置固定于所述隧道基底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基底的顶面、所述隧道基底两侧的平台面向所述交渡板的一侧铺设有隔离层,以防止所述交渡板浇筑混凝土时与所述隧道基底浇筑为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振器在所述交渡板的板端以及有害空间处的分布密度大于在所述交渡板的其它位置处的分布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渡板的两板端分别设有连接装置,用于与浮置式道床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渡板与相邻的浮置式道床之间的缝隙处和/或所述交渡板与所述隧道基底两侧的平台之间的缝隙处均设有密封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渡板的底部位于相邻的两条钢轨之间设有中心排水沟,所述交渡板位于所述中心排水沟的上方设有观察筒,以观察所述中心排水沟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还包括在所述交渡板下方且与所述交渡板连接在一起的盖板,用于覆盖所述中心排水沟,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观察筒对应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渡板的外侧还设置有沿线路方向延伸的侧排水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渡板的长度为20~40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浮置式交叉渡线道床,通过将交渡板与隧道基底分离开,并通过二者之间布置的多个隔振器连接交渡板和隧道基底,以将交渡板浮起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隔振器可以有效地工作,这样可以形成浮置式道床交渡,以有效减少交渡的振动和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8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
- 下一篇:一种编织类柔性电缆装接型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