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球粗、精锻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5580.1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8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冯红喜;王承科;王宝奇;黄龙霄;阴文行;郑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02 | 分类号: | B21K1/02;B21K27/02;B21J13/03;B21J13/10;B21J13/12;B21J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76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手 精锻 上模具 下模具 粗锻 钢球 模具安装孔 上下料装置 检测装置 控制装置 一体模具 钢坯 锻机 匹配 加工 抓取 粗锻模具 钢坯输送 横向移位 精锻模具 伸缩功能 伺服电机 信号连接 一体机 翻转 机头 模座 换位 释放 | ||
钢球粗、精锻一体机,包括钢球粗、精锻一体模具、上下料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在钢坯输送道上设有钢坯检测装置,钢坯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钢球粗、精锻一体模具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在上模具上加工有与锻机机头匹配的模具安装孔Ⅰ和下模具上加工有与锻机模座匹配的模具安装孔Ⅱ,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加工有对应的粗锻模具孔Ⅰ和精锻模具孔Ⅱ;上下料装置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构成,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通过伺服电机Ⅰ完成横向移位和换位,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是具有抓取、释放、翻转和伸缩功能的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机,尤其是一种钢球粗、精锻一体机落。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传统钢球锻打生产领域每条生产线主要靠4台空气锤进行钢球的锻打生产,其操作步骤为先对每台空气锤进行上下模具的匹配制作安装,再由棒料分拣机将加热剪断好的棒料平均分配到两台粗锻空气锤前,由两名操作工人手持钢钳夹持钢棒在两台大吨位空气锤进行钢棒的粗锻,粗锻完成后再有两名操作工人手持钢钳夹持粗锻完成后的钢棒在两台小吨位的空气锤上进行钢球的二次精锻,依次循环。造成:
(1)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购置空气锤及棒料分拣机等固定资产,且需要大面积的土地空间来安装这些固定设备,耗资巨大。
(2)每条生产线需要配备6名夹料工人进行换班作业在空气锤上进行钢球的锻打,人力生产成本增高,造成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3)空气锤工作主要靠活塞压缩空气进行钢球的锻打,由于长时间不停机进行钢球锻打作业,造成机体温度较高,设备维修及备件更换频繁,使生产线不能正产生产,造成天然气、电费以及人力资源、空气锤备件及维修费用的浪费,且生产产量低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4)由于钢球在锻打过程中钢棒温度在1000度左右,锻打氧化皮随空气锤拍击钢棒进行飞溅,工人容易烧伤、烫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自动化程度较低。
(5)因每换一种钢球规格需要对四台空气锤上的模具进行全部更换,造成模具毛坯购买、制作加工量较大,且安装时间较长,造成资金的无形浪费,使生产成本增高。
因此,设计一种钢球粗、精锻一体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球粗、精锻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钢球粗、精锻一体机,包括钢球粗、精锻一体模具、上下料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在钢坯输送道上设有钢坯检测装置,钢坯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钢球粗、精锻一体模具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在上模具上加工有与锻机机头匹配的模具安装孔Ⅰ和下模具上加工有与锻机模座匹配的模具安装孔Ⅱ,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加工有对应的粗锻模具孔Ⅰ和精锻模具孔Ⅱ;上下料装置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构成,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之间的距离与粗锻模具孔Ⅰ和精锻模具孔Ⅱ之间的距离相同,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安装在滑块Ⅰ上,滑块Ⅰ设在滑轨上,滑轨固定在支架上,在滑块Ⅰ上设有从动同步轮轴,在从动同步轮轴上安装有从动同步轮Ⅰ,在支架上还固定有伺服电机Ⅰ,在伺服电机Ⅰ的轴端固定有主动同步轮Ⅰ,从动同步轮Ⅰ与主动同步轮Ⅰ通过同步带Ⅰ连接,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通过伺服电机Ⅰ完成横向移位和换位,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是具有抓取、释放、翻转和伸缩功能的机械手,控制装置的电力线和信号线通过坦克链与控制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有序连接,在滑块Ⅰ上设有轴架,在轴架上设有铰接轴,在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的中部下表面上设有铰座,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通过铰座和铰接轴与滑块Ⅰ铰接,在支架上固定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的下部铰接,升降气缸活塞杆与粗锻机械手和精锻机械手的交接点在上述铰接轴的后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钢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5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