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孔内壁槽的刀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5493.6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0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雁旭;闫建林;胡中辉;翟庆江;徐玉华;齐向前;李虎孬;李纯;刘振才;曹国彬;赵进良;王迎亚;杨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天龙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内壁 刀具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加工孔内壁槽的刀具组件。加工孔内壁槽的刀具组件包括刀套和刀杆,所述刀杆一端插装在刀套内,另一端设有刀具,刀套包括刀座固定段和伸出刀座的刀套伸出段,刀套上固定刀杆的刀杆固定孔偏心设置,刀套伸出段外周面上与刀杆中心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刀具上切削部分与刀杆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刀具切削部分在刀套轴向上悬伸在刀套伸出段外侧。刀套的刀套伸出段可以伸入待加工孔内,延长了刀杆的加工有效长度,保证了刀杆的刚性,可以通过刀杆伸入进行加工直径和深度较小的孔,保证较大的适用范围,解决了目前的刀具组件在加工距离端面较远的孔内槽时需要增加刀杆直径或者增加刀杆长度造成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加工孔内壁槽的刀具组件。
背景技术
触座类零部件是高压开关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其内部通常设计有多个矩形环槽,矩形环槽加工时通过刀具组件进行加工,如图1所示,刀具组件包括刀套100和刀杆200,刀杆200一端插装至刀套100内,另一端伸出刀套100,伸出刀套100的一端设置有刀具300,工作时,刀套100一端固定在刀座400上,另一端伸出刀座400,刀杆200伸入待加工孔内,在孔壁上加工出槽。为了保证触座类零件的质量,生产中对矩形环槽的粗糙度有较高的要求,而对于距离端面较远的矩形环槽,通常需要增加刀杆的长度满足加工尺寸要求,但是单纯的增加刀杆长度尺寸难以保证刀杆的刚性,在加工过程中刀杆容易颤动,使零件上出现颤纹,致使零件的粗糙度不达标,合格率低,造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增加刀杆直径可以使刀杆满足刚性要求,但是由于触座类零件种类较多,粗直径的刀杆适用范围较小,需要使用多种型号的刀杆分别加工不同类型的触座类零部件,生产效率低,同样会造成生产成本高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孔内壁槽的刀具组件,以解决目前的刀具组件在加工距离端面较远的孔内槽时需要增加刀杆直径或者增加刀杆长度造成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孔内壁槽加工刀具组包括刀套和刀杆,所述刀杆一端插装在刀套内,另一端设有刀具,所述刀套包括用于固定在刀座上的刀座固定段和伸出刀座的刀套伸出段,所述刀套上固定刀杆的刀杆固定孔偏心设置,刀套伸出段外周面上与刀杆中心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刀具上切削部分与刀杆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且刀具切削部分在刀套轴向上悬伸在刀套伸出段外侧以使刀套伸出段可伸入待加工孔内。
有益效果:刀具外围设置有刀套,同时刀套上的刀杆固定孔偏心设置,使刀具切削部分悬伸在刀套伸出段的外侧,使用时,刀套的刀套伸出段可以伸入待加工孔内,此时刀套伸出段相当于延长了刀杆的加工有效长度,同时保证了刀杆的刚性,提高加工质量,对于普通的直径和深度较小的孔,可以通过刀杆伸出刀套的部分进行加工,保证较大的适用范围,解决了目前的刀具组件在加工距离端面较远的孔内槽时需要增加刀杆直径或者增加刀杆长度造成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刀套的安装,所述刀套伸出段的外径大于刀座固定段的外径,刀套伸出段靠近刀座的一端设有用于朝向刀座并与刀座定位配合的定位面。通过定位面方便对刀套进行定位安装。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刀套的强度,刀杆固定孔为盲孔,所述刀座固定段为实心结构。刀座固定段为实心结构提高了刀套的强度。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刀杆的固定,所述刀套上设有供固定刀杆的紧定螺钉装入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对刀杆的固定效果,所述螺纹孔设置至少两个,至少一对螺纹孔的轴线重合且垂直于刀杆中心轴线和刀套中心轴线所在平面,至少一对螺纹孔对称布置在刀杆固定孔的两侧,使刀杆两侧受力,保证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螺纹孔沿刀套轴向设置至少两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加工孔内壁槽的刀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5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用叩诊锤
- 下一篇:一种新型支座隔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