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化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5101.6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5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仝涵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福特汉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F28F1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强化换热装置,属于节能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密封所述支撑架的密封盖,支撑架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依次连接有中心轴和螺旋带,中心轴和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轴承。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装置中,支撑架尾部与换热管固定连接,换热管内水流流动会带动所述螺旋带旋转,形成扰流,从而使得管内的杂质不易沉积,可以有效的清除污垢,提升换热效果;支撑架本体为两根对称设置长度相等的连接杆,减小了支撑架的自重,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加了通流面积,降低水阻;通过在支撑架尾部的锥形面上开螺纹,可以保证支撑架尾部与换热管连接配合紧密,能够承受较强的冲击力,不易松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化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上,管式换热器应用范围很广,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在管壁上结一层垢,并且换热管的结垢速度很快,使得管式换热器长期处于低效率的运行状态。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提高清洗周期的方式来提高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强化换热装置,通过螺旋带在换热管内形成扰流,可以有效的清除污垢,提升换热效果。
由于该类强化换热装置是插在换热管内,使用工况复杂,现有的该类强化换热装置普遍存在一些不足,如:支撑不够平稳,承受冲击的能力弱;水阻大;装置密封性不好;换热效果差;除垢能力弱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强化换热装置普遍存在一些不足,如:支撑不够平稳、承受冲击的能力弱、水阻大、装置密封性不好、换热效果差、除垢能力弱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化换热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密封所述支撑架的密封盖,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依次连接有中心轴和螺旋带,所述中心轴和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轴承。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头部、支撑架尾部和用于连接支撑架头部和支撑架尾部的支撑架本体,所述支撑架本体为沿所述支撑架轴线对称设置的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支撑架的轴向方向。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尾部为锥形结构,锥形面上设有外螺纹,锥形结构的半径沿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逐渐减小。
可选的,两根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相等且处于25~40mm之间。
可选的,所述螺旋带的螺距为40~70mm。
可选的,所述中心轴靠近所述螺旋带的一端沿轴向开有槽口和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螺旋带包括螺旋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有第二连接孔。
可选的,所述中心轴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中心轴、第二中心轴和第三中心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装置中,所述支撑架尾部与换热管固定连接,换热管内水流流动会带动所述螺旋带旋转,形成扰流,从而使得管内的杂质不易沉积,可以有效的清除污垢,提升换热效果;所述支撑架本体为两根对称设置长度相等的连接杆,减小了所述支撑架的自重,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加了通流面积,降低水阻;通过在所述支撑架尾部的锥形面上开螺纹,可以保证所述支撑架尾部与换热管连接配合紧密,能够承受较强的冲击力,不易松脱;所述中心轴直径逐渐减小的阶梯结构,节省了材料,降低了自重,并且在插入换热管内时,由于直径小,承受的水阻较小,提升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化换热装置爆炸图;
图3是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中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5是螺旋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福特汉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福特汉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5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就业创业课程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状物料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