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1945.3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3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高爱华;魏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9/02 | 分类号: | B62D59/02;B62D12/00 |
代理公司: | 32103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桦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件 连接拉杆 拉杆 本实用新型 后支撑件 前支撑件 支撑机构 转向机构 贯通 转弯 基建费用 机动灵活 节省设备 行走机构 一机多用 移位装置 安装位 前后轮 全轮 受力 牵引 仓库 铺设 车间 轨道 支撑 协调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位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机构、行走机构以及转向机构,基座上方具有安装位;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在基座前、后底部的前支撑件、后支撑件;转向机构包括贯通拉杆、分别连接在基座前、后底部的前转向件和后转向件、连接拉杆,贯通拉杆的前端与前转向件连接,贯通拉杆的后端与后转向件连接,前转向件通过连接拉杆与前支撑件连接,后转向件通过连接拉杆与后支撑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机动灵活,使用场地小,其可在车间及仓库内使用,不用另外铺设轨道,减少基建费用;支撑受力更合理,前后均可牵引,结构合理;保证前后轮协调转弯,实现整个装置的全轮转向,转弯半径小;实现一机多用,大大节省设备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位装置。
背景技术
位移装置用于在室内外进行物件的运输。常用的位移机构包括基座、连接在基座下方的支撑机构、连接在支撑机构上的车轮以及转向机构。现有移位装置中支撑机构采用立柱式悬臂机构,经常断裂,造成大量的安全事故。转向机构采用普通拉杆,普通拉杆经常会受压变形,使其转向不同步,造成车轮磨损严重,还会造成当车轮回位不正时,支撑机构的损坏。车轮无配置制动系统,冲击大,造成操作人员的不适,也极易损坏牵引动力车。位移装置无转向检测开关,当轮位超限、回位不正时不能及时地进行检测和报警。
此外,现有移位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现用移位装置在同样适用场合其外形尺寸大,转弯时需要大的空间,不能适应狭窄的车间及仓库内倒运,车间及仓库内需要轮轨式设备运输,相对较麻烦;且上装托架不统一,不易互换,增加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位装置,主要用于为钢厂钢卷、压辊、保温罩、废料及料蓝等的运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位装置,包括基座、连接在所述的基座下方的支撑机构、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机构上的行走机构以及转向机构,所述的基座上方具有安装位;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的基座前底部的前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的基座后底部的后支撑件;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贯通拉杆、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基座前底部、基座后底部的前转向件和后转向件、连接拉杆,所述的贯通拉杆的前端与所述的前转向件连接,所述的贯通拉杆的后端与所述的后转向件连接,所述的前转向件通过所述的连接拉杆与所述的前支撑件连接,所述的后转向件通过连接拉杆与所述的后支撑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前支撑件、后支撑件分别设置有左右两组,所述的贯通拉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的贯通拉杆交叉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贯通拉杆包括贯通拉杆活塞杆、贯通拉杆活塞套,所述的贯通拉杆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的贯通拉杆活塞套的一端配合形成能够相对滑动的活塞结构,所述的贯通拉杆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前转向件、后转向件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的贯通拉杆活塞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前转向件、后转向件中的另一者连接。所述的活塞结构使得所述的贯通拉杆仅受拉力,防止因误差而造成贯通拉杆受压变形,保证了结构的合理性。
优选地,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机构上能够相对水平面上下摆动的摆动轴、连接在所述的摆动轴上的车轮。通过所述的摆动轴可使车轮自适应不平的路面。
优选地,所述的位移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前转向件和/或所述的后转向件上的牵引臂。所述的牵引臂为移位装置与牵引动力车的连接部件,可实现移位装置的行进动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牵引臂上连接有能够在上下左右方向摆动的铰接环。
优选地,所述的位移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支撑机构之间的回转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的回转机构绕其竖直轴心线转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回转机构可以为回转轴承,使所述的位移装置具备良好的抗倾覆能力。
优选地,所述的位移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支撑机构之间的弹性减震机构。所述的弹性减震机构能够很好的过滤掉所述的移位装置行进中的震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1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吸附水下爬行机器人的底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方位行走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