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多次注浆的软岩巷道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1037.4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1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坤;陈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61239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712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土 挤压组件 挤压板 支撑架 推板 挤压 本实用新型 定位杆 螺柱 注浆 底板 软岩巷道支护 支撑架底端 底板组件 内部安装 转动螺杆 转轴转动 安装孔 连接筒 注浆管 刺入 减小 铰接 筒套 转轴 松动 贯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多次注浆的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安装孔内部贯穿有注浆管,两个支撑架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挤压组件,两个推板分别安装于支撑架顶端两侧,位筒套接于螺柱一端,支撑架之间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挤压组件,转轴两侧均连接有挤压板,支撑架底端设置有底板组件,连接筒内部安装有定位杆,本实用新型利用通过螺柱推动推板,推板挤压两侧松动的岩土,使岩土更加紧实,转动螺杆,使挤压板沿着转轴转动,挤压块铰接于挤压板一端,扩大接触的面积,提高对岩土的挤压效果,进一步减小岩土间的缝隙,与第一挤压组件配合,提高注浆的效果,通过将定位杆刺入岩土中进行再次定位,提高底板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岩巷道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多次注浆的软岩巷道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巷道支护在不均匀的叠加压力作用下,容易遭到破坏,故松软岩层巷道支护原理是:根据岩层不同属性,不同地压来源,从分析地压活动基本规律入手,使支护体系和施工工艺过程不断适用围岩变形的活动状态,以达到控制围岩变形,维护巷道稳定的目的,通过多次注浆可提高其稳定性;
但是目前的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在长时间支撑过程中因岩石松软,结构不断变化,缝隙也在不断变化,注浆效果会变差,影响整体的强度,且在进行支撑时,因支撑底端面积较小,容易陷入土中,导致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多次注浆的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在长时间支撑过程中因岩石松软,结构不断变化,缝隙也在不断变化,注浆效果会变差,影响整体的强度,且在进行支撑时,因支撑底端面积较小,容易陷入土中,导致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的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多次注浆的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两侧与底端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贯穿有注浆管;
两个所述支撑架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挤压组件,所述第一挤压组件包括推板、限位板、定位筒、螺柱和螺纹套管,两个所述推板分别安装于支撑架顶端两侧,所述推板底端焊接有限位板,所述推板一侧中部焊接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套接于螺柱一端,两个所述螺柱之间安装有螺纹套管。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底端搭接于第一连接板顶端处,且限位板宽度与第一连接板宽度相同。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柱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管截面边缘为正六边形。
所述支撑架之间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挤压组件,所述第二挤压组件包括转轴、挤压板、挤压块、第二连接板和螺杆,两个所述转轴分别贯穿支撑架两侧,所述转轴两侧均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两端均铰接有挤压块,所述支撑架靠近挤压板一端处焊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部贯穿有螺杆。
所述支撑架底端设置有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连接筒和定位杆,两个所述支撑架底端焊接于底板顶端两侧,所述底板顶面中部焊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部安装有定位杆。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面均匀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安装有膨胀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第一挤压组件,利用转动螺纹套管,推动螺柱,再通过螺柱推动推板,限位板在第一连接板顶端滑动,推板挤压两侧松动的岩土,使岩土更加紧实,减小因岩土移动而产生的缝隙。
2.设置有第二挤压组件,通过转动螺杆,使挤压板沿着转轴转动,挤压块铰接于挤压板一端,扩大接触的面积,提高对岩土的挤压效果,进一步减小岩土间的缝隙,与第一挤压组件配合,提高注浆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1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覆土波纹板进洞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提取热能的隧道衬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