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科术后患者专用眼药水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0856.7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高杰 |
地址: | 11601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科 术后 患者 专用 眼药水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科术后患者专用眼药水支架,由手柄、连杆、下眼睑支架和固定圈构成,所述连杆上端接有手柄、下端与下眼睑支架相接,所述的下眼睑支架下端为弧形,所述的下眼睑支架上部接有固定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简单易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眼科术后患者专用眼药水支架。
背景技术
现今,因眼部疾病而手术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眼部手术后患者滴三至五种眼药水,每日滴眼药水10至20次,共滴一个月,以预防术眼感染。术眼感染是眼部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感染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失明。然而,患者自行滴眼药时不可避免地将眼药水滴在脸上或眼药瓶口碰到眼睑或睫毛等错误操作,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
按照第四版《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中滴眼药法要求:1.滴眼药水时应拉开下眼睑,暴露下方结膜囊,将药液滴入下穹隆结膜囊内。2.角膜感觉灵敏,药液不能直接滴在角膜上。3.滴眼药瓶口距眼部1-2cm,不能碰到眼睑和睫毛,以免污染瓶口和滴眼液。4.滴眼药水时,动作轻柔,避免压迫眼球。
而现今的眼药水支架有以下几个弊端:1.眼药水通过眼药水支架滴入眼内,这样会污染眼药水,可能引起术眼感染;2.按照常规操作,滴眼药水时应拉开下眼睑,然而,现今的眼药水支架可同时拉开上下眼睑,这样不符合常规操作;3.有的眼药水支架设计结构复杂,容易滋生细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滴眼药法的操作技术要求,进而避免术眼感染,达到治疗眼部疾病目的的眼科术后患者专用眼药水支架。
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眼科术后患者专用眼药水支架,由手柄、连杆、下眼睑支架和固定圈构成,所述连杆上端接有手柄、下端与下眼睑支架相接,所述的下眼睑支架下端为弧形,此弧形长度为3-4cm,弧度为120°,所述的下眼睑支架上部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直径为2-2.5cm,固定圈距下眼睑支架的距离为3.5-4.5cm。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帮助眼部术后患者正确滴眼药水:下眼睑支架固定于术眼的下眼睑,轻压支架,即可拉开下眼睑。下眼睑支架的面积较大,可以缓解下眼睑受到的压力。
2、固定圈能够将眼药水瓶固定在正中位置,进而避免将眼药水滴在脸上或碰触睫毛。
3、结构简单,可以彻底消毒,避免滋生细菌。
4、操作方便,简单易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眼科术后患者专用眼药水支架的实物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眼科术后患者专用眼药水支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眼科术后患者专用眼药水支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手柄 2.下眼睑支架 3.固定圈,4、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
眼科术后患者专用眼药水支架,由手柄1、连杆4、下眼睑支架2和固定圈3构成,所述连杆4上端接有手柄1、下端与下眼睑支架2相接,所述的下眼睑支架2下端为弧形,所述的下眼睑支架2上部接有固定圈3。手柄1采用塑料加工而成,制成环状便于手持,连杆4、下眼睑支架2、固定圈3均采用不锈钢加工而成。
所述的下眼睑支架2下端为弧形,此弧形长度为3-4cm,弧度为120°,正常成年人眼球横径为22mm,经前期反复试验得出:若长度小于3cm,弧度小于120°,则压迫眼球;若长度大于4cm,弧度大于120°,则使用时舒适度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08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