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浪动物连续捕获笼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0186.9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2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邓波;赵洪进;周锦萍;王建;鞠厚斌;杨显超;杨德全;葛杰;朱九超;陈琦;陈思思;陆亚男;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上海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M23/08 | 分类号: | A01M23/08;A01M23/14;A01K1/03;A01K5/00;A01K7/00 |
代理公司: | 31315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11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笼体 捕获 前门 笼腔 前部 向内 活动配合方式 本实用新型 捕获装置 从上至下 入口处 上端 抵住 搁板 铰接 下端 诱饵 器材 畜牧 | ||
一种流浪动物连续捕获笼,涉及畜牧器材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现有捕获装置捕获能力差的技术问题。该捕获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的前端开设有前部入口,并且在笼体的前部入口处设有单向向内开启的笼前门,笼体的笼腔上部设有诱饵搁板;所述笼前门的上端与笼体铰接,笼前门的下端以活动配合方式抵住笼体的笼腔底部,并且笼前门从上至下向内倾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获笼,能实现连续捕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器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流浪动物连续捕获笼的技术。
背景技术
流浪动物(比如流浪猫、流浪狗等)生活环境恶劣,更没有定期免疫驱虫,携带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几率远远高于家养动物,是人兽共患病的主要传播者。目前普遍采用先捕获,再实施医疗处置后放归的救助原则对流浪动物进行处置,在处置过程中,需要对流浪动物进行无伤害捕捉和放归。
目前,流浪动物的主要捕获方式是设置机关陷阱,但是机关陷阱捕获流浪动物时,会触发机关关闭舱门,不具有连续捕获能力,而且机关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被触发(比如被流浪动物从外部碰撞到),而失去捕获功能,捕获能力较差。另外,现有的机关陷阱中都没有为被捕获动物提供保障生存的设施,在炎寒季节容易导致被捕获动物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捕获能力好的流浪动物连续捕获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流浪动物连续捕获笼,包括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的前端开设有前部入口,并且在笼体的前部入口处设有单向向内开启的笼前门,笼体的笼腔上部设有诱饵搁板;
所述笼前门的上端与笼体铰接,笼前门的下端以活动配合方式抵住笼体的笼腔底部,并且笼前门从上至下向内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笼前门有两个,该两个笼前门由前至后依序布设在笼体的笼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笼体的笼腔内设有用于供应饮用水的饮水器。
进一步的,所述笼体的笼腔内设有诱饵室,并且在笼体上设有用于封闭诱饵室的诱饵闸门,所述诱饵搁板布设在诱饵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笼体的中部开设有中部出口,并且在笼体的中部出口处设有可开闭的笼盖。
进一步的,所述笼盖与笼体单边铰接,笼体上设有笼盖卡扣,使得笼盖能通过笼盖卡扣与笼体锁定,笼盖上设有上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笼体的前上部设有前提手,笼体的后下部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浪动物连续捕获笼,笼前门采用向内倾斜设计,使得笼前门只能单向向内开启,而且没有触发机关,具备连续捕获能力,即便受到外力碰撞也不会失去捕获功能,具有捕获能力好的特点。并且,在笼体中设置饮水器为被捕获动物提供保障生存,能避免被捕获动物死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浪动物连续捕获笼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浪动物连续捕获笼打开笼盖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浪动物连续捕获笼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浪动物连续捕获笼,包括笼体1,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上海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未经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上海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0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