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9915.9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7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鹏;刘建军;崔宇航;刘元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K5/08 | 分类号: | B62K5/08 |
代理公司: | 12217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0073***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座 下横臂 减震柱 上横臂 支撑臂 铰接 摇摆 本实用新型 减震装置 转向装置 转向臂 横臂 转向支撑座 车轮安装 力学结构 转向摆杆 转向动作 转向机构 组合结构 双前轮 转向节 加工 装配 摩托车 支撑 | ||
一种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转向机构,包括固定座、上横臂、下横臂、减震装置、车轮安装座和转向装置;上横臂包括与固定座铰接的左上横臂和右上横臂,横臂包括与固定座铰接的左下横臂和右下横臂,减震装置包括摇摆支撑臂、左减震柱和右减震柱,摇摆支撑臂的中部与固定座铰接,左减震柱、右减震柱设置在摇摆支撑臂和左下横臂、右下横臂之间;转向装置包括主轴、转向支撑座、转向摆杆、转向节、左转向臂和右转向臂。本实用新型的重量更轻,结构更加简单,固定座为一整体结构,力学结构更好,加工时和装配时都更加容易。本实用新型由多个部件的组合结构完成转向动作,在节省了加工成本的同时使转向流程更加顺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通常采用两轮或三轮结构,位于前方的车轮则为摩托车的转向机构,驾驶者通过操作转动车把来改变摩托车的行进方向,三轮结构的摩托车较双轮结构更容易被驾驶者掌握。而传统的三轮摩托车普遍采用单轮在前、双轮在后的结构,这种结构则存在转向稳定性问题,不能在车速高的情况下进行转弯,否则会发生侧翻;另外,传统的三轮摩托车也只能够适用于较为平坦的路面,在路面有较大起伏时,传统三轮车的前轮和后轮的减震结构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各个摩托车厂商开始探索研发双前轮的摩托车,采用并排设置的左前轮和右前轮,后轮则为单轮,左前轮和右前轮同为转向机构,同时引导车辆转向,车辆的整体重心分布更加合理,行驶时也更加稳定。
在比亚乔公司申请的、公布号为CN10315376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个前转向轮的可倾斜摩托车,该摩托车中设置有车架、两个前转向轮、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车架且刚性连接至支撑组件的转向管,每个支撑组件各自用于每个转向轮,转向组中包括转向管、两个侧柱和与转向管、侧柱分别连接的上前横臂、下前横臂、上后横臂和下后横臂,而上前横臂、下前横臂、上后横臂和下后横臂起到了支撑车体的作用,在摩托车行驶时,上前横臂、下前横臂、上后横臂和下后横臂同时随转弯或路面起伏而相对转向管发生转动,从而保证车体的稳定。
现有的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机构相对较为复杂,为了保证左右两侧机构协同工作往往会将中间与车架相连的固定座部分进行多处复杂的镂空,加工相对困难,同时为获得相应的支撑强度,防止使用中发生断裂,各受力部件也必须要达到足够大的尺寸,以保证受力位置具有足够大的实心断面,从而使车重增加。现有的转向机构一般采用刚性的连杆传动,为保证双前轮摩托车转向机构的正常工作则更加大了增重趋势,而且现有的转向机构对部件间配合度要求较高,所以需要更高的加工精度,车辆使用中转向操作并不灵活,另外能耗也会相对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未经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9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支撑转向机构
- 下一篇:滑板车转向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