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滩涂冲淤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8564.X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3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江;祝湛毅;陈海云;梅寒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杭州久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 |
代理公司: | 33241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利强;李百玲 |
地址: | 310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信号发射器 光信号接收器 主芯片 防水密封 监测装置 尺身 冲淤 恶劣气象条件 本实用新型 信号接收器 成对布置 冲淤变化 连续观测 实时观测 水下测量 天气影响 透光腔体 左右两侧 检测光 透光腔 观测 体内 大雨 统一 | ||
一种滩涂冲淤监测装置,包括尺身、光信号发射器、光信号接收器和主芯片,所述尺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防水密封透光腔体,所述光信号发射器与光信号接收器左右成对布置且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防水密封透光腔体内,所述光信号接收器和光信号发射器分别与主芯片连接;主芯片通过检测光信号接收器有无收到光信号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来判断滩涂冲淤变化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滩涂冲淤监测装置,水上水下测量方法统一,安装后可以连续实时观测,观测基本不受天气影响,在大雨大风大浪的恶劣气象条件依然可以连续观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滩涂冲淤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滩涂的冲淤变化的测量基本采用如下方法:在水上部分采用人工地形测量或无人机地形测量的方式间隔一定的时间观测;水下部分则是采用船载雷达的方式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上述方法存在,测量精度低,每次测量后需要后处理报告周期长,作业受天气影响大等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滩涂的冲淤变化的测量方法存在精度较低、作业受天气影响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滩涂冲淤监测装置,水上水下测量方法统一,安装后可以连续实时观测,观测基本不受天气影响,在大雨大风大浪的恶劣气象条件依然可以连续观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滩涂冲淤监测装置,包括尺身、光信号发射器、光信号接收器和主芯片,所述尺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防水密封透光腔体,所述光信号发射器与光信号接收器左右成对布置且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防水密封透光腔体内,所述光信号接收器和光信号发射器分别与主芯片连接;主芯片通过检测光信号接收器有无收到光信号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来判断滩涂淤泥到达的位置,并通过对比分析多次测量结果得出冲淤变化情况。
进一步,所述尺身为倒U型,所述防水密封透光腔体是由一个透光面板与尺身围成,每个透光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尺身上下两端连接,同时每个透光面板与尺身相应侧边之间设有一个电路板,每个电路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尺身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光信号发射器与光信号接收器左右成对布置在相应的电路板上,多对光信号发射器与光信号接收器沿着尺身上下等间隔布置,每个电路板外均设有一个保护套,所述光信号接收器和光信号发射器分别通过相应一侧的电路板与主芯片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主芯片通过太阳能供电,测点和测值信息通过蓝牙发送到岸边后通过移动4G网络与远程监测系统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光信号为红外线、可见光或紫外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次安装可以长期高频观测,可以实现全天候观测,原理简单可靠,相对其他方法测值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光信号发射器与光信号接收器的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滩涂冲淤监测装置,包括尺身1、光信号发射器4、光信号接收器5和主芯片,所述尺身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防水密封透光腔体,所述光信号发射器4与光信号接收器5左右成对布置且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防水密封透光腔体内,所述光信号接收器5和光信号发射器4分别与主芯片连接;主芯片通过检测光信号接收器5有无收到光信号发射器4发出的光信号,来判断滩涂淤泥到达的位置,并通过对比分析多次测量结果得出冲淤变化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杭州久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杭州久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8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