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的连接折页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47301.7 | 申请日: | 201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4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宫汝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智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D7/12 | 分类号: | E05D7/12;E05D11/00;E05F5/08;E05F5/06 |
| 代理公司: | 12217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山 |
| 地址: | 301718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安装孔 固定杆 旋钮 车门 固定件 转动件 固定装置 连接孔 拆装 转动 本实用新型 逆时针旋转 顺时针旋转 顶部设置 缓冲装置 快速拆装 汽车车门 向上滑动 折页结构 插接 损伤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的连接折页结构,其结构包括固定件、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转动件、第三安装孔、固定装置和缓冲装置,为解决拆装车门时会对车门上的安装孔产生损伤,且拆装麻烦的问题,通过在固定件的顶部设置了固定装置,通过逆时针旋转旋钮,带动固定杆进行转动,将旋钮和固定杆与第二连接杆和连接孔分离,再对车门施加向上的拉力,带动转动件沿着第二连接杆向上滑动与第二连接杆和固定件分离,需要安装时将转动件和第二连接杆进行插接,通过顺时针旋转旋钮,带动固定杆转动,将旋钮和固定杆分别与第二连接杆和连接孔固定连接,达到保护车门的同时进行快速拆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折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的连接折页结构。
背景技术
车门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汽车的美观也与车门的造型有关,车门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车门的防撞性能,车门的密封性能,车门的开合便利性,车门开合的便利性则体现在车门折页上,车门折页上是连接车门和车体两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车门折页通常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车门和车体上,需要拆装时通过工具进行拆卸安装,在重新安装的过程中会对车门上的安装孔产生损坏,容易松动,使车门安装不够紧密存在危险,且车门在关闭时力量过大会对车体和车门产生损害,一种汽车车门的连接折页结构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拆装车门时会对车门上的安装孔产生损伤,且拆装麻烦,无法很好对车门进行缓冲,导致车门关闭力量过大时损伤车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汽车车门的连接折页结构,解决了拆装车门时会对车门上的安装孔产生损伤,且拆装麻烦,无法很好对车门进行缓冲,导致车门关闭力量过大时损伤车体的问题,从而达到在不损坏车门的同时快速的安装车门和很好对车门进行缓冲保护车体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车门的连接折页结构,包括固定件、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转动件、第三安装孔、固定装置和缓冲装置,所述固定件底部顶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件顶部通过固定装置与转动件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动件中部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缓冲装置底部固定于固定件底部,所述固定装置由限位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接孔、旋钮、固定杆、外螺纹和内螺纹组成,所述限位头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左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左端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旋钮右端与固定杆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外表面、第二连接杆左端外径与固定杆外表面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旋钮内表面和连接孔内表面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杆与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旋钮右端与第二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外径与固定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外径与转动件底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由壳体、弹簧、连接板和缓冲橡胶组成,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与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与缓冲橡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部与固定件底部顶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外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波状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头右端设置有形状呈的十字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外表面设置的外螺纹与连接孔内表面设置的内螺纹大小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橡胶底部沿着壳体顶部上下滑动的距离为0-2cm。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一层厚度为1mm的保护油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锻造具有超高的强度、硬度,耐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性耐热、耐高温。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光洁,润滑,且耐腐蚀,弹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智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智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7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