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乘用车前纵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6215.4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1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周丹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兵魁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临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底盘技术领域的乘用车前纵梁结构,所述的乘用车前纵梁结构的前纵梁本体(3)上设置断开部(5),断开部(5)位于前轮罩(4)和前吸能盒(2)之间位置,断开部(5)设置为能够将前纵梁本体(3)分为前纵梁前段(6)和前纵梁后段(7),前纵梁前段(6)与前吸能盒(2)的吸能盒安装端板(8)连接,前纵梁前段(6)后端设置前段安装端板(9),前纵梁后段(7)前端设置后段安装端板(10),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前纵梁结构,有效变形吸收碰撞能量而减少碰撞对车内乘员带来的冲击伤害,方便快捷通过替换前纵梁单独的前段实现车辆维修的快速性,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乘用车前纵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乘用车辆,绝大部分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依靠车身骨架结构来承载自身重量及抵抗碰撞能量。乘用车的开发基本都是基于强制性法规或各国 NCAP的高速碰工况开发,设计重点偏向于高速碰中对车内乘员的保护,或低速碰撞中对前保横梁和吸能盒总成的设计。纵梁在承受50公里以上的高速碰撞时,基本车辆都会报废,只需考察通过车身结构的变形吸收碰撞能量而减少碰撞对车内乘员带来的冲击伤害。而对于4公里或15公里的低速碰撞,对于车身结构仅前保横梁吸能盒会发生变形;故目前较为常见的前舱结构为吸能盒通过螺栓连接前纵梁,前纵梁作为白车身骨架的一部分,与车身其他部件采用点焊的焊接方式。然而,目前尚无车辆考虑到介于高、低速之间的中速碰撞的车身损伤和可维修性。针对于城市工况,受到各种限速及路况环境的限制,绝大部分交通事故在发生碰撞瞬间的速度为中、低速情况。而车辆因为碰撞损坏后,往往需要采取切割设备,通过切割、再焊接等复杂的工艺来实现车辆的维修,维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通过将前纵梁分为独立的两部分,并且对于前纵梁的断开部的位置进行独特的选择,从而在车辆低、中速碰发生碰撞时能够有效控制纵梁前段的压溃模式,通过有效变形吸收碰撞能量而减少碰撞对车内乘员带来的冲击伤害,同时当发生中速前部碰撞后,纵梁前段发生变形,可以方便快捷通过替换前纵梁单独的前段结构实现车辆维修的快速性和便捷性,降低维修成本的乘用车前纵梁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乘用车前纵梁结构,所述的乘用车前纵梁结构包括前保横梁、前保吸能盒、前纵梁本体,前保吸能盒前端与前保横梁连接,前保吸能盒后端与前纵梁本体前端连接,前轮罩安装在前纵梁本体上,前纵梁本体上设置断开部,断开部位于前轮罩和前保吸能盒之间位置,断开部设置为能够将前纵梁本体分为前纵梁前段和前纵梁后段,前纵梁前段与前保吸能盒的吸能盒安装端板连接,前纵梁前段后端设置前段安装端板,前纵梁后段前端设置后段安装端板,多个连接螺栓设置为能够穿过前段安装端板和后段安装端板从而将前纵梁前段和前纵梁后段固定连接的结构。
所述的前段安装端板为方形板件结构,后段安装端板为方形板件结构,前段安装端板的每个边角各设置一个前连接孔,后段安装端板的每个边角各设置一个后连接孔,每个连接螺栓设置为能够穿过一个前连接孔和一个对应的后连接孔的结构。
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前纵梁前段和前纵梁后段均为中空结构,前纵梁前段设置为截面呈“口”字形、“日”字形、“十”字形、多边形中的一种形状结构,后纵梁前段设置为截面呈“口”字形、“日”字形、“十”字形、多边形中的一种形状的结构。
所述的乘用车前纵梁结构还包括铰链柱,铰链柱上部与前轮罩和上纵梁分别连接,铰链柱下部与前纵梁本体的前纵梁后段连接,前挡火墙连接前纵梁后段和铰链柱。
所述的前纵梁本体的前纵梁前段为纵梁的可压溃变形区域。
所述的前纵梁本体的前纵梁前段后端与前段安装端板焊接连接,前纵梁后段前端与后段安装端板焊接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6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木打磨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柴油滤清器夹布膜片的加工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