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持续供电的光伏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4815.7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4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其秀;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华能源(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10/10 | 分类号: | H02S10/10;H02J5/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35001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朝熙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面板 感应线圈 外框 本实用新型 光伏组件 空间利用率 持续供电 感应电能 光线不足 通孔 电缆 穿过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持续供电的光伏组件,包括光伏面板、外框和感应线圈,所述光伏面板的边缘固定在所述外框内,所述感应线圈沿外框固定,所述光伏面板的中部开设一用于穿过电缆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线圈持续产生感应电能,弥补光伏面板在光线不足的无法产生电能,从而提供持续输出的电能;同时,将感应线圈设于所述光伏面板的下部,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持续供电的光伏组件,属于光伏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主要包括光伏面板,太阳光照射光伏面板时,光伏面板中的硅电池片发生电子跃迁,进而产生电能。光伏面板1’的四周通过一铝合金外框2’将其固定,铝合金外框2’上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上分布有螺栓孔,螺栓4’通过螺栓孔将外框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如图1所示,由于固定板3’上要插接螺栓4’,因此,固定板3’和光伏面板1’间必然存在一用于容纳螺栓4’尾部的空间5’,为了保证光伏面板1’稳定安装于外框2’,光伏面板1’和固定板3’间还设有支撑板6’。
现有光伏组件常应用于为小型用电设备提供电源,例如,安装于高压输电线铁塔上的小型用电设备等,光伏组件为其提供稳定的电源,然而,光伏面板在夜晚或者阴雨连绵的季节,会出现因光线不足而无法产生足够电能保证高压输电线铁塔上小型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有必要对安装在高压输电线铁塔上的光伏组件进行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持续供电的光伏组件,其利用电磁感应发电,并与光伏面板通过外框结合,解决了光伏组件在夜晚或阴雨天等光线不足时,无法产生电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持续供电的光伏组件,包括光伏面板、外框和感应线圈,所述光伏面板的边缘固定在所述外框内,所述感应线圈沿外框固定,所述光伏面板的中部开设一用于穿过电缆的通孔。
更优地,所述感应线圈设于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固定于所述外框上。
更优地,所述外框由多条框边首尾连接而成,所述容纳腔与框边一体成型。
更优地,所述感应线圈由多段铁芯通过绕组串联组成,所述绕组设有两接线端。
更优地,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光伏面板的下表面。
更优地,所述通孔与电缆之间设置一密封圈。
更优地,所述感应线圈通过调压模块、整流滤波稳压模块后连接储能模块或直流输出。
更优地,所述感应线圈通过防雷模块连接所述调压模块。
更优地,所述光伏面板通过稳压模块后连接所述储能模块或直流输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持续供电的光伏组件,通过感应线圈持续产生感应电能,弥补光伏面板在光线不足的无法产生电能,从而提供持续输出的电能;
2、本实用新型一种持续供电的光伏组件,将感应线圈设于所述外框的下部,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外框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结合光伏面板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框边和容纳腔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应用电路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华能源(福建)有限公司,未经绿华能源(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4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箱定水位自动供水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智能储能电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