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3401.2 | 申请日: | 201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7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梅;张亮;杨丽英;袁忠文;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端连接 过滤室 滤板 本实用新型 装置移动 处理池 进水管 担杆 市政污水处理设备 臭气散发 顶端连接 顶端设置 废弃装置 活性炭板 内部设置 箱体顶部 箱体内部 一端设置 周边居民 搅拌室 减小 无盖 箱盖 水泵 密封 水管 电机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且箱体顶部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箱盖,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且箱体的一端通过水管安装有水泵,所述箱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室,且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担杆,所述担杆的顶端连接有滤板,且滤板的一端连接有密封块,且滤板的顶端设置有活性炭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箱体、过滤室和搅拌室,实现了不使用无盖的处理池进行处理,使得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臭气散发,避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空气质量,因为采用箱体处理污水,对比处理池减小了占地面积,使得装置移动方便,即使更换处理场地,也可以将装置移动,避免更换场地就废弃装置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大多采用的是处理池进行处理,但将污水集中到无盖的处理池中,伴随着处理过程会产生强烈的臭气,影响周边居民空气质量,而且处理池占地面积大,且无法移动,更改处理场所时会非常不方便,而且现有的处理设备中加入的活性炭无法取出,容易随干净的水源进行排放,对市政河流环境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污水处理池会产生强烈的臭气,影响周边居民空气质量,而且处理池占地面积大,且无法移动,更改处理场所时会非常不方便,而且现有的处理设备中加入的活性炭无法取出,容易随干净的水源进行排放,对市政河流环境产生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且箱体顶部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箱盖,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且箱体的一端通过水管安装有水泵,所述箱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室,且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担杆,所述担杆的顶端连接有滤板,且滤板的一端连接有密封块,且滤板的顶端设置有活性炭板,所述过滤室的一侧设置有搅拌室,所述电机连接有贯穿至搅拌室内部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外侧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室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
优选地,所述箱盖的底端设置有开口,且箱盖和开口皆为圆形结构,所述箱盖的直径大于开口的直径,且开口位于搅拌室的顶端,所述进水管位于过滤室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担杆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担杆皆为圆柱形结构,且多组担杆皆与滤板活动连接,且滤板的横截面为“冂”字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过滤室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挡块,且挡块位于滤板的正下方,所述滤板与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且密封垫由橡胶材质构成,所述密封块的外侧连接有拉手。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一侧连接有阀门,且阀门连接有贯穿至箱体内部的挡板,所述阀门与箱体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皆由不锈钢材质构成,且第二滤网的孔距小于第一滤网的孔距,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箱体、过滤室和搅拌室,实现了不使用无盖的处理池进行处理,使得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臭气散发,避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空气质量,因为采用箱体处理污水,对比处理池减小了占地面积,使得装置移动方便,即使更换处理场地,也可以将装置移动,避免更换场地就废弃装置的情况,还通过设置的担杆、滤板、活性炭板、密封块和拉手,实现了利用滤板对水质进行一级过滤,将大颗粒的杂质从水里过滤出去,活性炭板还可以对杂质进行吸附,失效的活性炭板可以通过拉手拉出,进行更换,避免了失效的活性炭随干净水质排入河流的情况,减少了河流的污染,使得污水更加符合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3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