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3260.4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4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沈红军;李波;王小震;曾云冬;张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登新能源车辆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24/28;H01R13/46;H01R13/6581;H01R13/52;H01R13/629;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高压线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属汽车插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插头。该插头包括前插头和后插头,所述前插头具有前外壳、若干第一触片以及用于设置第一触片的第一触片安装壳,所述第一触片与第一触片安装壳形状一致且贴合;所述的第一触片安装壳依次设置在前外壳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上层第一触片安装壳上设置有盖板,所述后插头具有后外壳和与第一触片安装壳接插的高压线束管,所述高压线束管具有设置高压线束的腔体,所述后插头腔体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触片相对应的第二触片;所述第一触片安装壳与盖板形成凹槽内设置有第一防水塞,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防水塞。该高压线束插头,结构简单,成本低;屏蔽、防水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插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插头。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现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无论何种汽车,均会用到高压线束。其中电机高压线一般是连接控制器和电机的高压线,电池高压线一般是连接控制器和电池的高压线,充电高压线一般是连接充电机和电池的高压线。各种高压线束均设置在插头中,从而导致插头端口结构复杂,引出的线多而杂。当高压线束均设置在插头中,高压线束布局合理,插头的防水、防漏电等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技术中插头或插座中的第一触片常裸露在空气中,防水性能差,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插头,结构简单,成本低;屏蔽、防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插头,包括前插头和后插头,所述前插头具有前外壳、若干第一触片以及用于设置第一触片的第一触片安装壳,所述第一触片与第一触片安装壳形状一致且贴合;所述的第一触片安装壳依次设置在前外壳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上层第一触片安装壳上设置有盖板,所述后插头具有后外壳和与第一触片安装壳接插的高压线束管,所述高压线束管具有设置高压线束的腔体,所述后插头腔体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触片相对应的第二触片。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线束插头,第一触片设置在第一触片安装壳内并贴合,屏蔽效果好;将线束设置在腔体内,保证了高压线束根据要求设置在不同的腔体内,结构简单,线束分布合理,避免高压线束混乱而造成磨损,从而导致短路断路情况,成本低,安全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片安装壳分为上下列排放,所述上层第一触片安装壳底部设置有可置于下层第一触片安装壳凹槽内的防滑块。上下层的结构设置,可以减小插头整体的体积;防滑块既能将上层第一触片安装壳固定在下层第一触片安装壳中,具有定位作用,又能将第一触片定位,便于后插头与前插头连接形成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片安装壳与盖板形成凹槽内设置有第一防水塞,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防水塞。将第一触片安装壳和盖板形成的凹槽内填充防水塞,可以避免水进入凹槽内与第一触片接触,可以避免第一触片遇水再通电引起的短路等情况;第二防水塞同样可以避免水或水汽进入接插部位,同时管线经过防水塞限定在腔体中,高压线束摆放整齐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防水塞和第二防水塞材质为硅胶;所述前外壳、第一触片安装壳及后外壳为尼龙;所述第一触片材料为铜镀锡。采用硅胶防水塞,弹性高,材质软,将第一触片约束在第一触片安装壳中,该插头未使用时因硅胶的高弹性能将凹槽填充第一触片不会暴露在外,提高该插头的安全性;所述壳体材质均为尼龙,具有阻燃、耐高温的作用,可以避免高压线束因电流过大而过载引起的着火等情况;铜镀锡材质的第一触片导电效果好,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前外壳上设置有插接凹槽,所述后外壳上设置有与插接凹槽相对应的凸起。设置的插接凹槽和凸起相对应,将前插头和后插头连接在一起时具有定位作用,便于卡接且连接强度高,不会随新能源汽车运动时颠簸震动而造成插接部位松动导致断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登新能源车辆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高登新能源车辆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32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卡座背包椅
- 下一篇:焊接过程中减小环形焊件焊接变形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