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准控温的温度传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3132.X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2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管玉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刚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关达津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温度传感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准控温的温度传感器结构,包括内壁和包裹所述内壁的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与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外壳和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在温度传感器外围加装外壳,温度传感器不易受环境温度及加工平面、导热系数等因素影响,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测温精准度;在外壁与传感器组件之间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弹力可以确保温度传感器组件有效的与内壁紧密贴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精准控温的温度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可控温的锅已逐渐普及。可控温的锅中一般会配备探测锅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现有的温度传感器都是与锅体直接接触来进行探测锅体温度,连接加热装置,进行锅内的温度控制,这种温度传感器固定不牢靠,且由于温度传感器与锅体只有平面接触,容易受环境温度及加工平面、导热系数等因素影响,难以达到精准控温的要求,随着当前用户对烹饪食材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提高烹饪精准温度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精准控温的温度传感器结构,固定牢靠,立体传热,测温的精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准控温的温度传感器结构,包括内壁和包裹所述内壁的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与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外壳和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导热的金属壳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套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
一种可控温的锅,包括锅体和上述任一所述精准控温的温度传感器结构。
进一步,所述锅的底部和侧面设置有多个所述精准控温的温度传感器结构。
进一步,所述锅中还设置有连接所述精准控温的温度传感器结构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在温度传感器外围加装外壳,温度传感器不易受环境温度及加工平面、导热系数等因素影响,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测温精准度;在外壁与传感器组件之间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弹力可以确保温度传感器组件有效的与内壁紧密贴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刚学,未经朱刚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3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