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暖通设备用压差检测的灵敏度提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42412.9 | 申请日: | 201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9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款;董晓林;侯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3/00 | 分类号: | G01L13/00;G01L19/00 |
| 代理公司: | 31117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明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管 压差检测 增压管 风机 暖通设备 本实用新型 风口连接 一端开口 检测 大口径端面 喇叭口结构 喇叭状结构 灵敏度提升 应用范围广 大气连通 风压检测 减少设备 小口径端 灵敏性 误报警 风压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暖通设备用压差检测的灵敏度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压力管(1)、风机(2)、压差检测开关(3)、第二压力管(4)及增压管(5);第一压力管的一端位于暖通设备内并面向风机,第一压力管的另一端与压差检测开关的第一风口连接,第二压力管的一端压差检测开关的第二风口连接,第二压力管与大气连通;所述的增压管为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喇叭状结构,增压管的小口径端与第一压力管的一端连通,增压管的大口径端面向风机。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喇叭口结构提高风压,能在风比较强时使用,也能较准确的检测风机微弱的风,大大提高暖通设备风压检测的灵敏性,减少设备误报警,大大提高了检测效果,降低了检测成本,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暖通设备的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暖通设备用压差检测的灵敏度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等大型暖通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电机通电以后,可能由于一些机械传动原因造成叶轮并没有转动,甚至叶轮反转,导致设备不能正常提供送风,因此空调在运行的时候,尤其是在风机转动之后,需要对风机进行检测,确认其是否正向转动。
目前,对暖通设备的风机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是根据检测开关进出口的压差确定的,请参见附图1,第一压力管1的一端面向风机2,风机2转动时风向对准第一管道1,第一压力管1的另一端连接到压差检测开关3的第一风口,第二压力管4的一端连接到压差检测开关3的第二风口,第二压力管4与大气连通。第一压力管1将设备内部风压P1传递到压差检测开关3,第二压力管4将外部大气压力P2传递到压差检测开关3,当设备有风的时候,P1大于P2,从而触发压差检测开关3动作。
由于工艺的要求,很多需要将风机2送风调的很小,也就是风机2的转速调得很小,此时设备内部的风比较微弱,P1与P2几乎相当,从而造成压差检测开关3无法检测到有风,从而造成设备误报警。或者说,这种检测方式只有在风较大的时候才能工作,当风很小的时候,开关失效,起不到检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暖通设备用压差检测的灵敏度提升装置,能通过喇叭口结构提高风压,从而大大提高了暖通设备风压检测的灵敏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暖通设备用压差检测的灵敏度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压力管、风机、压差检测开关和第二压力管;第一压力管的一端位于暖通设备内并面向风机,第一压力管的另一端与压差检测开关的第一风口连接,第二压力管的一端压差检测开关的第二风口连接,第二压力管与大气连通;
所述的灵敏度提升装置还包括增压管,增压管为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喇叭状结构,增压管的小口径端与第一压力管的一端连通,增压管的大口径端面向风机。
所述的增压管的小口径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的管径与第一压力管的管径相当,使增压管与第一压力管同轴适配连接。
所述的延伸部的长度为1-3cm。
所述的增压管大口径端的半径为5-15cm,增压管小口径端的半径为0.5-1.5cm。
所述的增压管的长度为10-15cm。
所述的风机的风向与增压管的轴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喇叭口结构提高风压,不但能在风比较强时使用,也能较准确的检测风机微弱的风,从而大大提高了暖通设备风压检测的灵敏性,减少设备误报警,大大提高了检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只需连接在第一压力管上即可,降低了检测成本,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暖通设备用压差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暖通设备用压差检测的灵敏度提升装置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2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