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温调湿生物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40996.6 | 申请日: | 201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9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吴京;刘勇华;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8;B01D53/44 | 
| 代理公司: | 32252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明浩 | 
| 地址: | 2100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塔 控制装置 温度调控结构 本实用新型 湿度调控 有机废气 供液池 输入管 填料层 生物过滤装置 细菌微生物 结构连接 湿度可调 喷淋管 穿入 调湿 调温 叠放 漏水 筛网 填充 微生物 运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温调湿生物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塔、有机废气输入管、供液池以及控制装置,过滤塔中部设置有一筛网,筛网上填充负载细菌微生物的填料层,过滤塔下部叠放有若干层膜布,供液池内存放有水,过滤塔穿入有微生物喷淋管,填料层不会漏水至过滤塔塔底,有机废气输入管上安装有温度调控结构、湿度调控结构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温度调控结构、湿度调控结构连接,并控制二者运作。本实用新型具有温度、湿度可调、过滤塔清理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温调湿生物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作为臭氧产生的前体物,是有机废气之一。传统采用的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中有一种采用喷淋和生物分解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微生物以有机废气为生长碳源和能源,将有机废气氧化为无机物,其降解效率较高。但生物滴滤法也有不足,即微生物的长势不好控制,有机废气充入时有可能温度较高,也有可能温度较低,对微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而且由于需要持续对微生物进行喷淋,过滤塔下方必须有水池接水,而微生物会产生代谢废物,落入水池中沉淀,导致水池池底淤泥越积越多,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调温调湿生物过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调温调湿生物过滤装置,其中:包括过滤塔、有机废气输入管、供液池以及控制装置,过滤塔上部开有出气口,过滤塔中部设置有一筛网,筛网上填充负载细菌微生物的填料层,过滤塔下部叠放有若干层膜布,膜布完全覆盖过滤塔内的下表面,有机废气输入管水平伸入至过滤塔中,有机废气输入管伸入过滤塔的部分位于筛网下方,且开设有若干有机废气喷口,供液池设在过滤塔附近,供液池内存放有水,过滤塔穿入有微生物喷淋管,微生物喷淋管位于过滤塔中的部分水平设置,位于填料层上方,微生物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喷淋喷头,喷淋喷头对着填料层,微生物喷淋管位于过滤塔外的部分与第一潜水泵连接,第一潜水泵放在供液池中,第一潜水泵能将供液池的水泵入微生物喷淋管再经喷淋喷头喷出,喷水量要求为有机废气输入管不输入有机废气时,填料层保持湿润,且填料层不会漏水至过滤塔塔底,有机废气输入管上安装有温度调控结构,温度调控结构包括顺着有机废气流动方向依次安装在有机废气输入管上的第一温度计、冷却环管以及第二温度计,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的检测端插入有机废气输入管内,用于测量有机废气的温度,冷却环管呈蛇形绕在有机废气输入管上,冷却环管与一外接冷却水源连接,外接冷却水源能向冷却环管注入冷却水;有机废气输入管还装有湿度调控结构,湿度调控结构包括第二潜水泵、湿度调节管、若干个湿度调节喷头以及回流管,第二潜水泵放在供液池中,湿度调节管一端与第二潜水泵连接,另一端连接湿度调节喷头,湿度调节喷头固定在有机废气输入管内,回流管上端与有机废气输入管对接,接口位于湿度调节喷头与有机废气喷口之间,下端淹没于供液池的水中,过滤塔上固定有若干个湿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插在填料层的不同高度,用于检测填料层湿度,控制装置分别与湿度检测器、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连接,并能接收三者的信息,控制装置还分别与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以及外接冷却水源连接,并控制三者运作。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供液池连接有营养液管,营养液管用于定期向供液池的水中注入维持细菌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营养液。
上述的过滤塔的塔底侧面开设有可开合的门,门打开时,人能进出过滤塔下部。
上述的从有机废气喷口喷出的有机废气温度在20-40℃。
上述的填料层使用的填料为陶瓷拉西环、生物陶瓷粒、活性炭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控制装置为PLC。
一种调温调湿生物过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0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紫外线脱硫脱氮的环保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空气净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