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水湖泊水体pH垂向分层同步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0623.9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4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格;张怡辉;邓建才;胡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32207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朝晖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向 同步观测 分层 套筒 直杆 本实用新型 测量系统 固定系统 浅水湖泊 水体pH 支架 底座 水生植物 信号线连接 材料成本 插入扁孔 垂直交叉 支架固定 装置测量 信号线 布设 扁孔 圆孔 垂直 制作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浅水湖泊水体pH垂向分层同步观测装置,包括固定系统、测量系统、信号线和pH控制面板,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直杆垂直,直杆上设置一组不同高度的孔,同一高度包括垂直交叉的圆孔和扁孔;所述测量系统包括一组支架、套筒和pH探头,所述支架一端插入扁孔中,另一端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pH探头置于套筒内;任一所述pH探头由信号线连接至pH控制面板。该装置测量系统通过支架固定于直杆上形成多个pH探头的垂向布置,实现对pH垂向分层同步观测。本实用新型用于浅水湖泊水体pH垂向分层同步观测,尤其适用于水生植物茂盛的区域,具有结构简便,材料成本低,易于加工制作,易于现场布设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湖泊水质管理及水生植物调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浅水湖泊水体pH垂向分层同步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pH是影响湖泊水体的重要理化指标,水体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化学变化及生产过程几乎都与pH有关,尤其对于生态类型异质性较高的大型浅水湖泊,pH对维持湖泊水化学场稳定、保护水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影响。
湖泊水体中,pH值与水体碳酸盐平衡密切相关。碳酸在水中以三类不同的化学形态存在:游离碳酸或游离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碳酸根。当水体pH在7.5-9.0之间时,重碳酸盐占93%以上,游离碳酸和碳酸盐含量极低。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CO2和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由于水体中没有足够的游离二氧化碳,只能从碳酸氢根中夺取二氧化碳,释放出更多的氢氧根,导致pH升高。大量数据表明,4月-9月湖泊水生植物生长旺盛期,水体溶氧和pH正相关,溶氧甚至出现过饱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烈,pH升高。在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下,水体pH也呈现出一定的日变化特征,白天升高,晚上降低。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pH的合理区间在6-9,对于国控考核断面而言,pH超过9即为劣Ⅴ类,因此pH控制要求较高。事实上,部分考核断面或重点水体的水生植被茂盛,如太湖胥口湾、洱海等,植被强烈的光合作用破坏水体碳酸平衡,致使pH升高。收割水生植物是地方政府应对pH过高的手段之一,然而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水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水生植物群落保护和重建不但是保持“清水型”湖泊的关键,而且是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及水质改善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类型的结构,如冠层型、莲座型、浮叶型,因此生物量的垂向上具有较大差异,意味着光合效率在垂上空间有所不同。因此,开发一种不对沉水植物产生遮光效应,不影响其冠层形态,且能够对pH进行垂向分层同步观测的装置,对于准确掌握水生植被光合作用下pH变化特征,研究植被密度对pH的影响以及湖泊水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浅水湖泊水体pH垂向分层同步观测装置,可以对浅水湖泊水体的pH进行精确的分层观测,尤其适用于水生植物茂盛的区域,在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前提下,实现水生植被区水体pH的垂向分层观测。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浅水湖泊水体pH垂向分层同步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系统、测量系统、信号线和pH控制面板,所述固定系统包括直杆和底座,直杆垂直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直杆上设置一组不同高度的孔,同一高度包括垂直交叉的圆孔和扁孔;所述测量系统包括一组支架、套筒和pH探头,所述支架一端截面与扁孔相配合插入扁孔中,插入扁孔一端还设置螺丝孔,螺丝贯穿圆孔、螺丝孔后用螺母紧固,另一端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pH探头置于套筒内;任一所述pH探头由信号线连接至pH控制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直杆优选镀锌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由3支一端固定连接于同一点的刚性杆组成,所述刚性杆相互之间夹角相等;推荐为镀锌钢管,相互之间夹角为120°。还可以在所述底座的3支刚性杆的末端在垂直方向设置支撑足。
进一步的,所述圆孔和扁孔自直杆顶端起每隔相同距离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0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加标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锰酸盐水质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