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井安全保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0596.5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4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柏志;刘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英杰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赵白;杨乐 |
地址: | 068450 河北省承德***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安全 保障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安全保障系统,涉及电梯设备领域,电梯井安全保障系统包括气垫、压力检测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气泵;气垫设置于电梯井的井底,用于为坠井人员提供缓冲,以减小人员坠井之后身体受到的撞击;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气垫的压力值并将其转化成压力电信号;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感应人体红外线并将其转化成感应电信号;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梯主控制器、压力检测模块、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当红外感应模块感应到有人员坠井时,控制模块向电梯主控制器发送停止工作指令,电梯主控制器控制电梯停止工作,防止电梯箱体或电梯配重块下落之后对坠井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安全保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已从原来只在商业大厦、宾馆使用,过渡到在办公楼、居民楼等场所使用,以垂直升降电梯最为普遍,这种垂直升降电梯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伴随而来的电梯事故也逐渐增多,人们也越来越开始关注垂直升降电梯的安全防护措施。
目前常见的电梯防护措施很多,一般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夹绳器、轿厢蹲罐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等组成,均是从防止电梯轿厢坠井进而保护轿厢内乘客的角度出发进行的防护,但在电梯层门因人为原因或者非人为原因而非正常打开,且电梯轿厢又不在本层停靠的情况下,或者电梯突然停电、乘客因恐慌强制打开轿厢门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人员坠井事故,因此,现有的电梯防护措施依然存在防护效果差的问题,而且这些电梯防护措施只是在坠井事故发生之前对坠井人员进行防护,并不能在坠井事故发生之后对坠井人员进行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井安全保障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梯防护措施存在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井安全保障系统,所述电梯井安全保障系统包括:
气垫,所述气垫设置于电梯井的井底,用于为坠井人员提供缓冲,以减小人员坠井之后身体受到的撞击;
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气垫的压力值并将其转化成压力电信号;
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感应人体红外线并将其转化成感应电信号;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梯主控制器、压力检测模块、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井安全保障系统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管线与所述气垫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泵通过继电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垫充气后的厚度大于1.5m。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安装于所述电梯井的侧壁上,所述红外感应模块与电梯井的井底之间的距离大于2m。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C89C52,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的型号为 AS082-2P。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井安全保障系统通过在电梯井的井底设置气垫为坠井人员提供缓冲,以减小人员坠井之后身体受到的撞击;当红外感应模块感应到有人员坠井时,控制模块向电梯主控制器发送停止工作指令,电梯主控制器控制电梯停止工作,防止电梯箱体7或电梯配重块下落之后对坠井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英杰,未经刘英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0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