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冶炼电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9315.4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0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燕鹏飞;王明光;崔岩;单斌;任永尚;吕锦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08 | 分类号: | F27B3/08;F27B3/06;F27B3/20;F27D11/10;H05B7/10 |
代理公司: | 14115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046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液口 冶炼电炉 电极孔 炉体 高温消化 电极 倾斜向下延伸 本实用新型 电极设置 顶部设置 微型电炉 铸造材料 高度差 入料口 侧壁 生产工艺 穿过 优化 安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材料厂生产用微型电炉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冶炼电炉。所述冶炼电炉包括炉体(1)以及多个电极(13),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14),所述炉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3)和多个电极孔,多个所述电极孔设置在同一高度并且位于所述出液口(3)的上方,多个所述电极(13)设置为能够分别穿过多个电极孔并且倾斜向下延伸以在所述炉体(1)中汇集形成高温消化区(15),出液口(3)设置为高于高温消化区(15)。该冶炼电炉通过将电极设置为倾斜向下延伸,使得冶炼电炉在保持多个电极所形成的高温消化区与出液口的位置关系的前提下,能够增加电极孔和出液口的高度差,优化了生产工艺,确保了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厂微型电炉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冶炼电炉。
背景技术
目前,铸造厂微型电炉常采用电弧炉,主要是利用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熔炼矿石和金属的电炉。现有的电炉的炉体通常采用正方结构,并且炉内的熔池结构也相应地设置为方形,炉体包括前侧壁、后侧壁以及设置在前后侧壁之间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电炉包括沿水平方向安装在炉体同一高度处的三个电极(圆柱结构),依次命名为电极A、电极B和电极C,其中,电极A和电极B分别通过左右侧壁水平插入炉体并且呈180°夹角设置,电极C沿垂直于电极A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通过后侧壁水平插入炉体,以使得电极A、电极B和电极C汇集形成高温消化区,前侧壁上形成有出液口,该出液口的中心线的高度略低于三个电极的中心线的高度,约5-10公分。
但是,由于出液口的中心线和电极的中心线之间相差5-10公分,也就是说,出液口的中心线以及炉体上的供电极插入的电极孔的中心线之间相差5-10公分,一旦出液口因冶炼溶液粘稠滞留而出现部分封堵或者完全堵死的情况,液面迅速上涨,势必从电极孔中溢流出来,不但造成产品损失,而且有溶液飞溅伤人和烧毁设备的可能。此外,由于电极沿水平方向穿过电极孔,使得高温消化区与电极孔保持齐平,则出液口低于高温消化区,溶液速溶速流,由于电极频繁伸缩,小块物料容易填充消化区域,阻断电弧,造成停炉,影响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铸造厂微型电炉因出液口的中心线和电极孔的中心线高度差过小而导致的冶炼溶液从电极孔中溢出的风险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冶炼电炉,该冶炼电炉通过将电极设置为倾斜向下延伸,使得冶炼电炉在保持多个电极所形成的高温消化区与出液口的位置关系的前提下,能够增加电极孔和出液口的高度差,更为安全。同时,冶炼过程炉内形成小溶液池,电极头少量插入溶液中作功,提高了工作用电负荷的稳定性,避免了电炉运行过程断弧现象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冶炼电炉,所述冶炼电炉包括炉体以及多个电极,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和多个电极孔,多个所述电极孔设置在同一高度并且位于所述出液口的上方,多个所述电极设置为能够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电极孔并且倾斜向下延伸以在所述炉体中汇集形成高温消化区,所述出液口设置为高于所述高温消化区。
可选的,每个所述电极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倾斜夹角设置为50°-60°。
可选的,所述冶炼电炉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外的多个电极安装单元,每个所述电极安装单元包括电极把持器,每个所述电极把持器支撑在每个所述电极的位于所述炉体外的部分以固定每个所述电极。
可选的,所述电极安装单元包括调节器,所述调节器设置为能够调节所述电极把持器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电极把持器所固定的电极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
可选的,所述调节器包括调节机构、行走轨道和驱动装置,所述调节机构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行走轨道并且设置为能够调节所述行走轨道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所述电极把持器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上并且能够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而沿所述行走轨道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9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矿竖冷炉上料系统
- 下一篇:电弧炉连续冶炼新型倾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