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杯式艾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38366.5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彬 |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39/06;A61H11/00;A61H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 地址: | 256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杯式艾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式艾针,包括:针头结构,针头结构包括针头、梳齿和端盖,针头和梳齿固定于端盖上,且端盖上具有多个通孔;及杯身,杯身包括一体连接的杯口、杯腔、杯柄和底座,杯口与端盖可拆卸连接,且杯腔底部上具有通气孔。该艾针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功能丰富,易于操作,便于携带,使用起来安全性较高,通过该艾针针尖在人体穴位上触压按摩,避免对皮肤的刺入伤害,多重作用,实现了与传统针灸用具同样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式艾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灸工具通常是将针具通过人体穴位直接刺入人体皮肤,从而达到疏通脉络、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在针灸过程中,如果操作者手法不对或者患者体位不正、过饥或过饱等,都会导致晕针、弯针、断针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对人体的皮肤或神经造成损伤,如针具消毒不严,有时还会造成血液疾病的接触传染。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针对头部针灸,无需刺入人体皮肤,同时又能达到与针灸用针同样治疗效果的艾针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式艾针,通过该杯式艾针的齿梳对头部的梳拢按摩、顶部的圆柱形针头在头部穴位上触压按摩和艾熏,避免了对皮肤的刺入伤害,使患者在感受不到疼痛的情况下,实现与针灸用具同样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杯式艾针,包括:
针头结构,上述针头结构包括针头、梳齿和端盖,上述针头和梳齿固定于上述端盖上,且上述端盖上具有多个通孔;
及杯身,上述杯身包括一体连接的杯口、杯腔、杯柄和底座,上述杯口与上述端盖可拆卸连接,且上述杯腔底部上具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杯式艾针,该杯式艾针在不刺入人体皮肤内的情况下可对人体穴位进行按摩,而且该杯式艾针的齿梳可以对头部进行梳拢按摩,通经活血,同时,艾条安装空间内燃烧的艾条可透过端盖上的通孔对穴位进行艾熏,并利用艾针针头向穴位及其周围的皮肤传递热量,共同调动人体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实现疏通脏腑、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目的。该艾针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功能丰富,易于操作,便于携带,使用起来安全性较高,该艾针杯口和端盖的螺纹连接结构使得艾针杯腔内部易于清洁,从而保持艾针的干净卫生,杯身的杯口、杯腔、杯柄和底座一体连接,使该艾针更加结实耐用,延长了该艾针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上述针头为圆柱体,上述针头的顶端面为半球状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针头为多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得该艾针针头在不刺入人体皮肤内的情况下对穴位进行按摩,避免了对人体皮肤的刺入伤害。
进一步的,上述梳齿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垂直设置在所述端盖的边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齿梳可以对头部进行梳拢按摩,从而达到通经活血的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杯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端盖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艾针杯口和端盖的螺纹连接结构使得艾针针头空腔内部易于清洁,从而保持艾针的干净卫生。
进一步的,上述内螺纹高度占所述杯腔内壁总高度的1/4-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杯腔内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艾条,从而延长该艾针的工作时间。
进一步的,上述通气孔有多个,且通气孔等角度环绕在所述杯腔外壁与所述杯柄的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彬,未经李树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8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