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7233.6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5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邱启东;陶治中;邱立凡;卓勤涛;李定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登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16 |
代理公司: | 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健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电池箱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灭火 自动灭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 灭火管路 罐体 可燃气体警报器 电池管理系统 模块化组装 气体发生器 温度警报器 小型化设计 烟雾警报器 单独控制 降温效果 整套系统 无残留 一体化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它由上而下包括灭火管路、灭火罐体、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灭火管路与灭火罐体相连,烟雾警报器,温度警报器和可燃气体警报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BMS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具备极佳的降温效果、喷发后无残留,灭火时间极短,并且监测快速、准确,同时整套系统采用一体化、小型化设计、模块化组装,既可单套使用,也可多组集成使用,较市场其他同类产品真正实现了电池箱之间的单独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用于电动公交车、家用电动车动力电池火灾预警。属于消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安全越来越引起行业关注,国内不少机构和企业也都致力于研究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关于电动大巴车电池系统安全的研究成果,这套系统是在电池包中加入了一套消防子系统,里面有灭火控制装置,一旦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灭火系统会迅速启动,从而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确保电池系统安全。
由于电池包的原因引起的起火事件占据大多数,但也有少部分是电池本身的问题,这与电池市场的不规范有关。电池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有很多的机会会留下内短路的安全隐患,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完全消除和防止出现内短路,也在事故发生之前无法探测到。尽管电池的内短路是小概率事件,但也不能忽视,一旦发生内短路将是灾难性的。
按照上海消防研究所的认证标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在认证时需满足多项要求,其中灭火时间须控制在30秒以内,才可获得认证。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仓的降温灭火装置(申请号为:201710120276.7)。其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箱)干粉灭火装置存在的电池仓内温度加剧上升的问题,采用喷淋组件,在灭火的同时,将水箱内的水抽送到喷淋头对电池仓外表进行喷淋降温。这样的灭火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用水降温就得安装水箱,如此厂家便要调整电池舱的结构,并且在电池灭火的同时用具有导电性的水用以辅助降温,可能会造成烧毁电子元器件,导致更恶劣的后果;2、继续采用干粉灭火原理,灭火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其特点是:它由上而下包括灭火管路、灭火罐体、气体发生器和控制器,灭火管路与灭火罐体相连,烟雾警报器、温度警报器和可燃气体警报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BMS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灭火罐体内具有灭火剂,气体发生器产生的动力源作用于灭火罐体。
进一步的,灭火剂为为七氟丙烷HFC-227ea。
进一步的,气体发生器为空气增压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当电池因漏液、连接松弛等原因导致了温度过高,有发生火灾的趋势,显示控制单元则会提醒司机及时检修电池,如果已经发生火灾,灭火单元可自动喷射灭火剂灭火。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采用活塞式结构,并且灭火剂无毒、无腐蚀、36KV绝缘,灭火剂液态存储,喷发后为气态,具备极佳的降温效果、喷发后无残留,因此能极大的缩短灭火时间。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采用多种警报器与控制器相连,因此监测快速、准确
(4)、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或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整套系统采用一体化、小型化设计、模块化组装,既可单套使用,也可多组集成使用,较市场其他同类产品真正实现了电池箱之间的单独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登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倍登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7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式可扩容防火堤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