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装配的弹性密封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7230.2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伍大成;王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51276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雷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密封垫 装配 本实用新型 防水性能 预制管片 上端面 弯折处 下端面 转角处 下端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装配的弹性密封垫,包括弹性密封垫,与预制管片接触的下端面,与另一弹性密封垫接触的上端面,所述弹性密封垫的下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弹性密封垫弯折处。凹槽的设置降低弹性密封垫转角处的刚性和需要的装配力,使得安装更方便,挤压更充分,防水性能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弹性密封垫。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的大力发展利用,盾构机构作为一种环境影响小、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质量高的隧道建设方式在各项地下工程中被广泛运用,如越江隧道、跨海隧道、城市地铁隧道、输水隧道、电力隧道、深沉排水隧道等等,面对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尽管实用功能的不同,对于盾构隧道的防水都具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电力隧道及地铁隧道,其中管片的接缝防水是其中最为重点的部分。目前实际应用中才有的技术为非膨胀性合成橡胶,主要是利用接缝材料的挤密来达到防水目的,一般是将三元乙丙橡胶材料模压成一定形状制成弹性密封垫,作为主要的防水材料,工程中将三元乙丙弹性密封垫粘贴在隧道管片中的特定防水密封垫沟槽内,在隧道管片拼装时通过挤压分别粘贴在两块隧道管片上的弹性密封垫获得防水功能,现有的三元乙丙密封垫都呈厚大的结构,在安装在隧道管片按安装槽内时,需要的装配力较高,特别是在隧道管片四个转角位置处,就需要更大的装配力,很多漏水区域都是密封垫转角处,此处刚度大,密封垫挤压不充分,导致漏水情况,这样的密封垫不易安装,需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调校,比较费时,转角处易产生挤压不充分的问题,造成后期漏水情况,影响工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的弹性密封垫,解决在弹性密封垫位于预制管片转角处,刚性较大,不易安装,后期挤压不严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便于装配的弹性密封垫,包括弹性密封垫,与预制管片接触的下端面,与另一弹性密封垫接触的上端面,所述弹性密封垫的下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弹性密封垫弯折处。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弹性密封垫是完整的一根带状,绕隧道管片侧面一圈,嵌入安装槽内,最后首尾接口采用热熔技术固定连接为一个环形,在隧道管片侧面有四个转角,除去最后弹性密封垫需热熔处理的那一个转角,还有三个转角,所以在带状的弹性密封垫下端面弯折处设有凹槽,相当于在弹性密封垫安装到预制管片转角处,需要弯折,由于凹槽的作用,可以大大减少转角时的应力,降低需要的装配力,保证装配的误差,使得在后续两弹性密封垫上端面挤压时更充分,防水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为直角或圆角。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凹槽采用直角或者圆角进行倒角处理,使得弹性密封垫在预制管片转角处时安装更为省力,转角处的接触面更为平整贴实,可以进一步降低转角处的刚性,保证后续挤压更为充分严实,增强防水性能和抗水压性能。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长度值为弹性密封垫下端面的宽度值。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凹槽的长度与弹性密封垫的下端面宽度值相同,保证在转角处安装时,应力均匀,使得弹性密封垫上端面平整,为后续挤压的严密性提供可靠环境。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宽度值为10mm-20mm之间。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凹槽的宽度设置在10mm-20mm之间,能保证凹槽两侧的厚度要求,防止在后续挤压过程中因装配力过大被损坏,在被挤压后回弹性能不够,防水性能下降。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深度值不超过弹性密封垫的厚度。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凹槽的深度不超过弹性密封垫的厚度,最好控制在 8mm左右,因为一般弹性密封垫的厚度为20mm左右,深度太大,不能保证后期挤压时,弹性密封垫不被破坏,防水要求不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7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