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智能巡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7129.7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秦国杰;陈君;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
主分类号: | B60W30/14 | 分类号: | B60W30/14;B60R16/02 |
代理公司: | 11435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昀<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内侧表面 上表面 圆柱块 圆块 电气元件 汽车智能 巡航装置 弹簧 外盖 圆槽 本实用新型 电路板安装 滑动连接 缓冲减震 减震部件 螺丝固定 汽车部件 上端表面 互联网 接线座 下表面 侧端 颠簸 检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智能巡航装置,属于汽车部件领域,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智能巡航装置,包括外壳、外盖,所述外壳的前后端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T形圆块,所述T形圆块的外表面通过T形圆槽滑动连接在圆柱块的内侧表面,所述圆柱块的T形圆槽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T形圆块的上端表面,所述圆柱块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电气元件,所述电路板的前侧端上表面设有接线座,通过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的减震部件上,可进行缓冲减震,在颠簸或碰撞时不易造成电气元件损坏,便于开启外盖进行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智能巡航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巡航系统一般是指从简单的定位帮助到路径确定的所有装置,比目前泛指的巡航系统内容要广泛及复杂得多;
现有的基于互联网的汽车智能巡航装置中,内置电路板都是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内,不存在环冲减震功能,在使用时或生产运输时,受到颠簸或碰撞后,可能会损坏电路板上的元气部件,还有在装置壳体与外盖连接时,均采用多个螺丝固定,在进行拆卸维修时需要一个一个取下螺丝,不便于开启外盖进行检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智能巡航装置,通过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的减震部件上,可进行缓冲减震,在颠簸或碰撞时不易造成电气元件损坏,还有通过卡接结构对外壳与外盖进行装配,便于拆装,便于开启外盖进行检修。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智能巡航装置,包括外壳、外盖,所述外壳的前后端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T形圆块,所述T形圆块的外表面通过T形圆槽滑动连接在圆柱块的内侧表面,所述圆柱块的T形圆槽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T形圆块的上端表面,所述圆柱块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电气元件,所述电路板的前侧端上表面设有接线座,所述外壳与外盖的前端内侧表面设有豁口,所述接线座的外表面通过豁口滑动连接在外壳和外盖的前端内侧表面,通过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的减震部件上,可进行缓冲减震,在颠簸或碰撞时不易造成电气元件损坏,还有通过卡接结构对外壳与外盖进行装配,便于拆装,便于开启外盖进行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方环挡片,方环挡片的内侧端面接触在外壳与外盖的前侧端面,方环挡片可挡住豁口不会使豁口裸露,可防尘。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与外盖相互滑动卡合,外壳的上下两侧外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折角座,折角座的内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弯曲弹片,弯曲弹片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扣条,三角扣条的外侧表面通过三角扣槽滑动连接在外盖的两端内侧表面,通过外壳与外盖直接扣合,可通过弯曲弹片的弹力带动三角扣条扣进三角扣槽内,可对外盖进行固定,便于外壳与外盖的固定连接,便于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折角座的上侧内端面固定连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内端面固定连接在弯曲弹片的上侧外端表面,所述弯曲弹片的上端面设有抠槽,第二弹簧可增大弯曲弹片的弹力,抠槽便于向外抠动弯曲弹片,带动三角扣条脱离三角扣槽内,便于滑动取下外盖进行拆分,便于拆卸外盖进行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下端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支座,安装支座上设有安装孔,可将整体安装在车内。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电路板安装在外壳内的减震部件上,可进行缓冲减震,在颠簸或碰撞时不易造成电气元件损坏,还有通过卡接结构对外壳与外盖进行装配,便于拆装,便于开启外盖进行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未经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7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泊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疲劳驾驶识别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