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取水工作井的落底式水下预应力钢围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7114.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作平;周剑波;周志勇;张畅;卢凌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王春娇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取水 工作 落底式 水下 预应力 围堰 装置 | ||
一种用于取水工作井的落底式水下预应力钢围堰装置,该取水工作井(5)上连接有取水隧道(1),所述的取水隧道(1)上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的进水管(2)顶部为进水口(3),所述取水工作井(5)中设置有半环形的钢围堰(4),所述半环形的钢围堰(4)两端分别与取水工作井(5)内壁连接,钢围堰(4)底部与取水工作井(5)底部固定,钢围堰(4)顶部高于水平面(11)。保证了取水隧道(1)检测与加固作业期间进水口(3)处不会漏水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为取水隧道(1)的检测与加固提供了作业条件,解决了进水口处(3)水流截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围堰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取水工作井的落底式水下预应力钢围堰装置,属于钢围堰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厂等工业厂房的循环水取水系统中取水隧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需要进行结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加固。而取水隧道内部必须在水体排空以后才能进行检测作业及后续加固施工,同时由于取水隧道端头的取水工作井大空间及水深的原因使得其封闭起来极为困难。因此,亟需一种能在取水隧道两端将水截断并抽空隧道内部的水的装置,从而为取水隧道检测及加固提供作业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取水隧道检测加固的需求,提供一种用于取水工作井的落底式水下预应力钢围堰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取水工作井的落底式水下预应力钢围堰装置,该取水工作井上连接有取水隧道,所述的取水隧道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顶部为进水口,所述取水工作井中设置有半环形的钢围堰,所述半环形的钢围堰两端分别与取水工作井内壁连接,钢围堰底部与取水工作井底部固定,钢围堰顶部高于水平面。
所述的钢围堰外壁环向均匀布置有钢柱Ⅰ。
所述的钢柱Ⅰ外侧相对应设置有钢柱Ⅱ,所述相对应的钢柱Ⅰ和钢柱Ⅱ之间设置有浮动钢柱,所述的浮动钢柱与钢柱Ⅰ和钢柱Ⅱ分别通过支撑Ⅰ连接,所述的支撑Ⅰ分别与钢柱Ⅰ、钢柱Ⅱ和浮动钢柱之间相铰接。
所述的钢柱Ⅱ通过支撑Ⅱ与取水工作井内壁连接。
所述半环形的钢围堰两端与取水工作井内壁之间设置有气囊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钢柱支撑体系的措施保证了取水隧道检测与加固作业期间进水口处不会漏水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为取水隧道的检测与加固提供了作业条件,解决了进水口处水流截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便于拆卸安装,可重复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俯视图。
图中,取水隧道1,进水管2,进水口3,钢围堰4,取水工作井5,钢柱Ⅰ6,钢柱Ⅱ7,浮动钢柱8,支撑Ⅰ9,支撑Ⅱ10,水平面11,气囊密封圈12,河床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2, 一种用于取水工作井的落底式水下预应力钢围堰装置,该取水工作井5上连接有取水隧道1,所述的取水隧道1上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的进水管2顶部为进水口3。所述取水工作井5中设置有半环形的钢围堰4,所述半环形的钢围堰4两端分别与取水工作井5内壁连接,钢围堰4底部与取水工作井5底部固定,钢围堰4顶部高于水平面11。通常当取水工作井5深度不大时,采用该种落底式结构。
参见图1至图2,所述的钢围堰4外壁环向均匀布置有钢柱Ⅰ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7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打孔及点胶设备
- 下一篇: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串及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