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原位修复的集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37058.0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2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文;陈云;陆朝华;王妍春;刘滢;王晨;张志辉;刘继军;张潇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华环保有限公司;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青盛;谭云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框架 浮岛 本实用新型 河道污染 曝气装置 水体原位修复 污水处理领域 管道铺设 集成装置 间隔分布 曝气管 桩体 附着 微生物 水体 岸边 漂浮 河道 水面 景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水体原位修复的集成装置,其包括:浮岛、填料框架和曝气装置;所述浮岛漂浮在水面上,由岸边的桩体固定;所述填料框架置于水体中,所述填料框架的上部与所述浮岛的下部连接;所述填料框架的周侧间隔分布有孔隙,所述填料框架内装有填料,所述填料上附着有微生物;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至少一条经过所述填料框架底部的曝气管。本实用新型能够长久有效的解决河道污染且现有模式无法达到的处理效果的问题,既有效的解决了河道污染的问题,又增加了河道的景观,也节省了纳污管道铺设的费用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体原位修复的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在工作及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大部分的生活及工业废水均可得到有效的处置,然而,还有部分废水因某些原因而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河道内污染物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河道污染加剧,甚至出现黑臭河的现象。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河道的治理也得到开展,但因前期要求比较低,一些河道的治理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实现彻底的、可持续的治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原位修复的集成装置,以解决一些河道的治理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实现彻底的、可持续的治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体原位修复的集成装置,其包括:浮岛、填料框架和曝气装置;
所述浮岛漂浮在水面上,并由岸边的桩体固定;
所述填料框架置于水体中,所述填料框架的上部与所述浮岛的下部连接;
所述填料框架的周侧间隔分布有孔隙,所述填料框架内装有填料,所述填料上附着有微生物;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至少一条经过所述填料框架底部的曝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填料框架为立体框架,所述填料包括片状骨架和设于所述片状骨架四周的纤维束;所述填料通过穿过所述片状骨架中心孔的中心绳将所述填料安装在所述填料框架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绳竖直设置在所述填料框架中,每根所述中心绳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填料,所述中心绳的两端系在所述填料框架的上下两侧的孔隙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片状骨架由高分子聚乙烯塑料注塑成型,所述纤维束由醛化纤维长丝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填料框架的底部设有污泥槽,所述污泥槽中添加有活性污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填料框架的底部设有用于铺设所述曝气管的开孔,所述曝气管穿过所述开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包括曝气总管和与所述曝气总管连通的多根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经过所述填料框架的底部;所述曝气总管设有总阀,每根所述曝气支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曝气总管的端部连接的风机以及为所述风机供电的供电设备,所述风机以及供电设备均设于岸边;所述风机外罩设有隔音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浮岛由泡沫板或聚乙烯塑料板制成,所述浮岛上种植有水培植物。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华环保有限公司;浦华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浦华环保有限公司;浦华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7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高效生产的净化槽
- 下一篇:强化型脱氮装置以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