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内镜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6957.9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3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彭海霞;周璐;杨大明;周锋利;褚以忞;蒯榕;李吉;茅爱武;金云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C9/00 | 分类号: | A47C9/00;A47C3/30;A47C7/74;A47C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地址: | 2003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医院供内镜医生使用的医用内镜座椅,包括:座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锁止部;所述座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第二支撑部,所述锁止部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所述第一支撑部能调节座部高度,所述第二支撑部使该医用内镜座椅能在地面能移动,所述锁止部能将第二支撑部锁止固定。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稳定性高,便于乘坐,提高了久坐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医院的医用内镜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供内镜医生使用的医用内镜座椅。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病人基数大且有限的医疗资源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医生超负荷工作主要原因,如何提高医生的工作舒适度值得关注。
随着国民对消化道系统疾病的重视,内窥镜检查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内窥镜医生工作负荷日趋加重,尤其是内镜下肿瘤切除治疗,操作时间长,每例患者可能需要2-5小时操作时间,由于目前市场上尚未有专用的座椅可使内窥镜医生坐下完成内镜检查及手术操作。
目前市场上的座椅用于内窥镜诊疗操作时,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1.坐垫占地面积相对较大,舒适度小。
2.久坐容易产生疲劳,座椅通风性差,久坐容易产生闷热感。
4.座椅稳定度与移动性的存在矛盾性,目前没有兼顾稳定度和移动性的产品。
5.座椅的高度不适宜,不便于医生诊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医院供内镜医生使用的医用内镜座椅。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内窥镜检查时医生坐诊时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内镜座椅,包括:座部1、第一支撑部2、第二支撑部3和锁止部4;
所述座部1设置在第一支撑部2上,所述第一支撑部2连接第二支撑部3,所述锁止部4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上;
所述第一支撑部2能调节座部1高度,所述第二支撑部3使该医用内镜座椅能在地面能移动,所述锁止部4能将第二支撑部3锁止固定。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座部1是鞍形坐垫。鞍形坐垫便于医生跨乘,并且跨乘时两腿需要分开,两腿与该医用内镜座椅形成三角形支撑,三角形支撑能提供最高的乘坐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鞍形坐垫前端宽度小后端宽度大。前端宽度小后端宽度大近似自行车坐垫的形状便于跨乘时两腿分离。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座部1是中间低周边高的内凹结构。内凹结构能提高乘坐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座部1上设有通气结构1.1。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通气结构1.1是设置在座部1中心且均匀排布的多个空气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通气结构1.1是设置在座部1中心的通气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通气槽宽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座部1上设有包覆层1.2,所述里料1.3设置在包覆层1.2和座部1之间。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包覆层1.2具有透气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包覆层1.2是PU皮革。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里料1.3是高密度冲孔海绵。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医用内镜座椅,所述座部1在与臀部接触位置设有气囊1.4。气囊1.4能提高乘坐时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仁医院,未经上海市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6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