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水井过滤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5011.0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9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睿;熊杰;桂明;李新;孙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谢嘉舜 |
地址: | 5103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井 过滤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井过滤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过滤网;支撑结构包括上框体和下部支撑,下部支撑的周壁设置有缺口,下部支撑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辅助滤网,下部支撑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辅助滤网;下部支撑固定在上框体的下方;过滤网包括左网翼、右网翼和连接网;左网翼与连接网的左侧可转动连接,右网翼与连接网的右侧可转动连接;过滤网活动架设在支撑结构上,使得连接网设置在支撑结构内,左网翼倾斜搭设在上框体的左侧上,右网翼倾斜搭设在上框体的右侧上。该下水井过滤网结构能够有效阻挡落叶等杂物进入下水道,过滤阻隔能力强,且结构简单稳定,便于堆积物的清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建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水井过滤网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街道上设置有不少下水井,落叶等杂物经常会随雨水流入下水井中,时间长了,落叶会在下水井中形成堵塞,容易造成路面积水。另外,落叶在下水道中堵塞时,清理淤堵也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下水井的顶部一般设置有雨水篦子,而其内部则一般设置有过滤网。
但是,现有的下水井存在以下不足:
(1)雨水篦子无法阻隔所有落叶;
(2)过滤网可以有效阻隔落叶等杂物,但杂物很容易堵塞过滤网,造成雨水流通不畅;
(3)过滤网在清理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水井过滤网结构,能够有效阻挡落叶等杂物进入下水道,过滤阻隔能力强,且结构简单稳定,便于堆积物的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下水井过滤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过滤网;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上框体和下部支撑,所述下部支撑的周壁设置有缺口,所述下部支撑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辅助滤网,所述下部支撑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辅助滤网;所述下部支撑固定在所述上框体的下方;所述过滤网包括左网翼、右网翼和连接网;所述左网翼与所述连接网的左侧可转动连接,所述右网翼与所述连接网的右侧可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网活动架设在所述支撑结构上,使得所述连接网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内,所述左网翼倾斜搭设在所述上框体的左侧上,所述右网翼倾斜搭设在所述上框体的右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支撑包括若干左侧部支条、若干右侧部支条和若干底部支条;若干所述左侧部支条并列设置在所述上框体的左下部,若干所述右侧部支条并列设置在所述上框体的右下部;若干所述底部支条的左端与所述左侧支条连接,右端与所述右侧支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滤网设置在所述下部支撑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二辅助滤网设置在所述下部支撑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一辅助滤网和所述第二辅助滤网前后对称而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辅助滤网和所述第二辅助滤网上均设置有竖向加固条;所述第一辅助滤网和所述第二辅助滤网之间设置有连接条。
进一步地,所述左网翼和所述右网翼的上端均设置有手提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辅助滤网、所述第二辅助滤网和所述过滤网均为金属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上框体为长方形框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财经大学,未经广东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5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识别刀具的刀库装置
- 下一篇: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灌高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