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便快速自动充气救生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3136.X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0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陶旭;陶善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振华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25 | 分类号: | B63C9/125 |
代理公司: | 33270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衣 自动充气装置 气室总成 嘴吹气管 绑紧带 绑紧 横带 快速自动充气救生衣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组件包括 轻便 插扣 竖带 套头 穿戴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便快速自动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衣套,所述外衣套内部设置有气室总成,所述气室总成连接有自动充气装置,所述自动充气装置连接有气瓶,所述外衣套上开设有套头孔;所述外衣套上设置有嘴吹气管,所述嘴吹气管连通所述气室总成;所述外衣套反面还设置有绑紧带组件,所述绑紧带组件包括绑紧竖带、绑紧横带、调节扣、插扣和连接横带。具有穿戴方便,穿着舒适,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充气救生衣。
背景技术
救生衣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目前,救生衣主要分为船用、海用、航空用三类。其中船用救生衣分为船用救生衣、船用工作救生衣、休闲救生衣;其他一般用的均属于海用救生衣。按工作原理分为浮力材料填充式救生衣和充气式救生衣。浮力材料填充式救生衣用尼龙布或氯丁橡胶做面料,中间填充浮力材料。充气式救生衣采用强度高防水材料制造而成,分为自动充气式或手动充气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出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等活动的需要,人们在航海、航空领域的活动日益增加。由于天气、设备和人为各种因素造成的海上突发事件也随之不断增加,据统计沉船事故发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沉船事故的比例已高达42.60%且死亡率极高,其中发生在2015年6月1日的“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死亡率达到了97.36%。为了保障海上作业人员以及乘船游客的生命安全,救生设备的设计研发工作至关重要。由于现有救生衣因浮力材料填充式救生衣材质较厚,穿上比较肥胖、闷热,以及透水性能较差等因素,造成人员穿戴救生衣感到闷热和过度劳累进行休息或睡眠时穿戴不方便,海上作业更加不便。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充气救生衣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方便,穿着舒适,安全可靠的轻便快速自动充气救生衣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便快速自动充气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衣套,所述外衣套内部设置有气室总成,所述气室总成连接有自动充气装置,所述自动充气装置连接有气瓶,所述外衣套上开设有套头孔;所述外衣套上设置有嘴吹气管,所述嘴吹气管连通所述气室总成;
所述外衣套反面还设置有绑紧带组件,所述绑紧带组件包括绑紧竖带、绑紧横带、调节扣、插扣和连接横带;所述绑紧竖带和所述绑紧横带呈T型固定,所述绑紧竖带上端固定于所述外衣套上端,所述绑紧竖带下端和所述绑紧横带中段固定,所述绑紧横带左端固定于所述外衣套左侧,所述绑紧横带右端穿过所述调节扣,并连接所述插扣,所述插扣通过所述连接横带固定于所述外衣套右侧。上述结构的绑紧带组件便于调节带子的长短,使其适应不同身材的使用者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嘴吹气嘴为单向气管。由于嘴吹气嘴连接了气室总成,为保证气室总成的气密性,特此将嘴吹气嘴设计为单向气管,防止气室总成从单向气管处漏气。
作为优选,所述救生衣还包括哨笛和哨笛固定座,所述哨笛通过所述哨笛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嘴吹气管上,所述哨笛和所述哨笛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哨笛连接绳。哨笛为救生衣的常规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外衣套正面还设置有反光带。反光带为救生衣的常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本方案的轻便快速自动充气救生衣采用新型高强度防水材质制作而成,透水性能好,穿戴方便,安全可靠,应急救援充气快速。既解决了作业人员穿着肥胖和透气性能较差的问题,又能够使人员穿上比其他救生衣感到舒适。穿着时,通过头部所预留的套头孔穿到身上,然后调整好插扣将救生衣固定在人体上。当人员不慎落水后,救生衣上的充气装置遇水后秒内自动激发,使救生衣气囊迅速充满气体,通过救生衣的浮力作用,将落水人员自动浮出水面,并确保人体口部高出水面12厘米以上,从而达到救生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振华救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振华救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3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传感救生衣
- 下一篇:一种带有机器人手臂的智能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