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筛式负压吸引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1522.5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5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凌云;沈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214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筛式负压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筛式负压吸引瓶,包括瓶体、瓶盖和底座,瓶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上放置有第二过滤机构,第二安装环上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且第一过滤机构置于第二过滤筒内,瓶盖的顶端和瓶体外壁的顶部均固定设有连接管,两个连接管的底端分别贯穿瓶盖和瓶体并分别置于第一过滤机构和瓶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第二过滤机构和第一过滤机构,方便人们对组织、羊水和血液的分离,从而方便医生找绒毛组织和对绒毛组织进行检测,和方便医生直观的了解患者的出血量,减少患者手术风险,通过设有的限位环,方便医生对第二过滤机构和第一过滤机构的取出和更换,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吸引瓶,具体为一种分筛式负压吸引瓶。
背景技术
负压吸引器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效果的工具。
目前,负压吸引瓶一般不能对绒毛组织、血液和羊水进行分离,吸出组织需要倒出来分筛找绒毛组织,极为不便,且出血量不直观,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分筛式负压吸引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筛式负压吸引瓶,包括瓶体、瓶盖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瓶体的底部,所述瓶盖套接在瓶体的顶端,所述瓶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放置有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过滤筒、第二安装环和过滤纸,所述第二安装环放置在限位环的顶端,所述第二过滤筒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环的底端,且第二过滤筒位于瓶体内,所述过滤纸卡接在第二过滤筒的底部,所述第二安装环上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且第一过滤机构置于第二过滤筒内,所述瓶盖的顶端和瓶体外壁的顶部均固定设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分别贯穿瓶盖和瓶体并分别置于第一过滤机构和瓶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机构还包括固定环,所述第二过滤筒底部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有与第二过滤筒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固定环与第二过滤筒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纸的直径大于固定环的外径,且所述过滤纸通过固定环卡接在第二过滤筒和固定环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筒和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放置在第二安装环的顶端,所述第一过滤筒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环的底端,且第一过滤筒置于第二过滤筒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筒的筒壁和筒底均呈网格状,所述第一安装环的顶端固定设有橡胶密封垫,且所述橡胶密封垫的顶端与瓶盖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的外径与限位环的外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瓶体和第二过滤筒均为玻璃制品,且所述瓶体和第二过滤筒上均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分筛式负压吸引瓶,通过设有的第二过滤机构和第一过滤机构,方便人们对组织、羊水和血液的分离,从而方便医生找绒毛组织和对绒毛组织进行检测,和方便医生直观的了解患者的出血量,减少患者手术风险,通过设有的限位环,使得第二过滤机构和第一过滤机构可以直接的放置在限位环上,方便医生对第二过滤机构和第一过滤机构的取出和更换,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筛式负压吸引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筛式负压吸引瓶的分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1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